棕翅鵟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名:棕翅鵟鹰 拉丁名:Butastur liventer 英文名:Rufous-winged Buzzard Eagle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隼形目->->->鹰科->->鵟鹰属->

分布范围: 中国国内6月见于云南景东和西双版纳的勐养。

国外见于缅甸南部到印度尼西亚等地。

保护级别: 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未定种;

CITES1995年列入附录II

动物简介: 全长约35cm。头顶、颈项、上背灰褐色,具微暗色羽干纹,逐渐至下背和尾上覆羽转为赤褐色。尾亦褐栗色,具四条窄的黑色横斑和黑色端斑。飞羽粟褐色,具黑色横斑和暗色尖端,翼下粉红白色,具暗色横斑。下体大都灰色,喉微具白色条纹,胸灰色而具暗色羽干纹。腹、腿和尾下覆羽雪白色。嘴黄色,具黑色尖端。脚橙黄色。

栖息于平原和低山的稀疏松林中。常站在枯枝上或电线秆上。性孤独。飞行如隼,不停地翱翔于空中。食物为鼠类、小鸟和蜈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