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欧拉伯”(Eurabia)是由英文“欧洲”(Europe)与“阿拉伯”(Arabia)两词组合而成的一个新的人造词。一九七三年中东十月战争结束不久,法国新创刊的一份以欧阿合作为主题的时事评论杂志,以《欧拉伯》(Eurabia Newsletter)为刊名,由此正式“制造”了这一新词。该杂志围绕当时“欧-阿对话”(Euro-Arab Dialogue)发表评论,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社会影响。但是,“欧拉伯”一词,却逐渐被英、法、德、荷等诸多拉丁系语言所接纳,成为一个国际性词汇。例如,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eit Rotterdam)的“摩洛哥—荷兰学生联合会”就自我命名为“欧拉伯学生联合会”(荷兰文:Eurabia Studentenvereniging)。在此,“欧拉伯”还只是一个中性且多少有些调侃味道的符号。
定义然而,2005年1月出版的《欧拉伯:欧洲—阿拉伯轴心》(以下简称《欧拉伯》)一书,对“欧拉伯”进行了重新解构,将其定义为“欧洲正在阿拉伯化、伊斯兰化”的政治标签,并进而衍生出“欧拉伯威胁论”,从而引发欧、美、中东学界、政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欧拉伯”成为研究当代欧洲政治的重要新概念。
欧拉伯这个词汇大体意思就是说,随着阿拉伯人大举向欧洲移民,早晚有一天,欧洲人将淹没在阿拉伯人的汪洋大海里,从而失去自我。
欧洲是统一还是分裂,从欧盟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时起时伏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冷战结束,中东欧国家不断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些富裕国家不愿意让穷国“搭车发展”,出现危机时也不太愿意“解囊相助”。2009年年初,当世界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新近加入欧盟的东欧成员国经济面临极大困难。许多经济学家担心,“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国经济可能崩溃”,但欧盟富国却对救助东欧犹豫不决。于是,东欧国家惊呼,分裂欧洲的“经济柏林墙”正在形成。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以德国人为首的欧洲富人大多反对为救助希腊埋单,有的甚至主张干脆把希腊“踢出”欧元区。而最近的一项民调显示,47%的德国民众支持恢复德国马克。其潜台词是,德国应该退出欧元区。
在表达民意的欧洲媒体上,特别是“疑欧派”言论较浓的英文媒体上,认为欧洲走向分裂的言论可以说绵延不断。如果随便翻翻近期的《金融时报》,下列悲观标题便会跃入眼帘——《欧元区是合还是分》、《欧洲梦结束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