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学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巴黎学派(Paris school),19世纪法国对催眠术持体因学观点的精神病学派。与“南锡学派”相对。领导人是巴黎萨尔拍屈里哀医院(妇女疯人院)精神病学家沙可。主要成员大都是该医院的精神病医生。他们发现,癔症患者在被催眠时,经历嗜眠症、僵直、梦游症三个阶段,与癔症症状相似,故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神经症病症,只有神经症患者才可接受催眠,这与南锡学派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常态现象,与神经症无关,90%以上的被催眠者都可接受催眠的观点相反。注重人在催眠状态下的生理变化而不注意其心理变化,这又与南锡学派偏重人在催眠状态下的心理变化而不甚注意其生理变化的倾向相反。两派各树一帜,互相对立,客观上促进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现代学者大多赞同南锡学派的观点。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