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秋,国家二级创作,作家,祖籍山东昌邑,1963年生于吉林大安两家镇,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当过电影放映员,做过文秘工作。在文学、戏剧、曲艺等创作上均有建树,创作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等作品500多篇。许多作品获各级奖励,其诗歌《国庆心声》获中国散文学会“华夏情”全国诗文大赛最高奖——金爵奖;作词的歌曲《兴安,我的故乡》和由他编剧的广播剧《大江浩荡》同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个人诗歌每天在地方电视台连续播出了一年多。现为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文艺创编室主任。
创作成就:
陈小秋从中学时起就痴迷文学的瀚海,此后一直把文学列为第二生命。多年来,虽然历经茹苦,走过生活的艰辛曲折,却始终没有放弃心中对文学的呐喊。1986年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公仆》,迄今在全国各地报刊诸如《草原》文学月刊,《朔方》文学月刊,《词刊》,《当代写作》文学月刊,《深圳青年》杂志,《少女》杂志,《时代青年》杂志,《这一代》杂志,《党的教育》杂志,《杂文选刊》、《维实》、《经典杂文》以及《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报》、《中国法制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西藏日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报》、《浙江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商报》、《呼伦贝尔日报》、《柳州日报》《乌海报》、《闽西日报》、《白城日报》、《七台河日报》、《洮南报》、《商丘日报》、《鹤城晚报》、《兴安日报》、《乌兰浩特晚报》、《科尔沁报》等报刊发表诗、小说、散文、杂文、文艺评论500多篇。
陈小秋还为地方文艺表演团体、企事业单位策划并创作广播剧、情景剧、吉剧、相声、快板书、二人转、三句半、唱词、解说词、节目串联词200多部(篇)。其中,1997年创作相声《走香港》、二人转《警民共建桥》,三句半《万众一心建水乡》,小戏《皆大欢喜》等若干个演出脚本;为30多场各类文艺演出及各种开幕式策划、创作解说词;1998年创作了以反映东北军民抗洪抢险为内容的大型广播剧本《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同年创作了歌颂老共产党员默默奉献的广播剧本《更夫肖老头外传》。2002年为电视专题片《草原圣殿──成吉思汗庙》撰写解说词,同年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及大型文体表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撰写全场解说词。此后他还为首届“感动红城十大人物颁奖晚会”,首届“感动兴安人物颁奖晚会”,第一、二届“感动兴安十杰母亲颁奖晚会”等大型活动撰写了主持词、串联词、人物介绍、颁奖词。
陈小秋的诗《握手》被编入作家出版社的《九十年代中国短诗精品选》一书,小说《乡间春事》被编入《草原颂歌》一书,杂文《也谈聪明与傻瓜》被编入《北国风.杂文集》,文化论文《建构兴安地域特色文化,为旅游兴盟铺路搭桥》被编入《兴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纵横谈》一书,大型报告文学作品《拼命三郎》被编入《群星灿烂》一书,报告文学作品《打扮世界的大男孩》、《让年轮永不寂寞》、《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商海浪涌,他靠双手搏击未来》被编入《创新,在新世纪》一书,二人转剧本《抢客人》被编入《党旗高扬》一书,单出头剧本《贴心姐妹》被编入《婚育新风进万家》一书。兴安旅游景点介绍《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内蒙古自治政府办公旧址》《五一广场》被编入《兴安旅游文化概览》一书,《开“红蹦蹦车”》等诗歌被编入《兴安诗词》一书。长诗《国庆心声》被编入《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诗行》一书。
作品《碑》获“芳草杯”全国小说大赛二等奖,《圆圆的乡月》获内蒙古七报联办的“天鹅杯”全国小说大赛二等奖,小说《寇村长和水》获内蒙古日报举办的“草原明珠杯”文学作品有奖征文比赛优秀奖,散文《那次避雨》获“金色年华”征文比赛一等奖,散文《细致活着》在2000年获“第三届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征文大赛”优秀奖,组诗《安置自己》在2001年“庆祝中国诗歌学会成立五周年暨‘华夏杯’全国新诗大奖赛”中获优秀奖(系内蒙古惟一获奖者,海内外参赛者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