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与理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作者:张春义著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4-1

版次:1页数:434字数:446000 印刷时间:2008-4-1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 印次:1I S B N:9787308058780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宋词与理学作为有宋“一代文学”和“一代学术”,似乎有着格格不入的情与理两大不同板块的“互斥”,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在于,我们考察文学与文化现象时所持有的是一种积习已久的“板块式”思维方式,而没有看到漂浮在表层的诸种板块在原生形态中原本是一个统一整体。事实上,宋词与理学两大不同板块有着深层的统一,这一点是由创造这一文学与文化现象的主体所决定的。处于文化转型时期的有宋一代士人在重塑主体形象时,由于种种“庶民性”先天因素,其群体精神在总体指向高层位的同时,仍不免有着低层位的残余,因而这种文学与文化现象的创造主体在结构形态上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主体结构形态的二重特点反过来促成了宋词与理学的内部统一。

作者简介 张春义,男,1967年11月生于江西宜春,2003年6月获浙江大这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嘉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曾在《文学遗产》、《浙江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绪论

第一章宋词与宋代儒学复兴运动

第一节宋初沉寂的学坛与词坛

第二节南方士人的崛起与宋代儒学复兴

第三节宋代儒学复兴与北宋前期的词学复兴

一、儒学复兴与士人思想的解放

二、儒学复兴与文学禁区的解放

三、儒学复兴与“宋词范型”的建立

第二章词风革新与理学思潮

第一节“荆公新学”与熙、丰以来的崇“雅”词风

一、“荆公新学”的理学性质

二、“荆公新学”对北宋中后期词学“雅化”的作用

第二节东坡词与理学思潮

一、蜀学的理学倾向

二、儒学复兴与群体合力形态的东坡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