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73年,山东诸城大汶口文化遗址又发现了残缺的图画陶纹“Ⅰ”。山东莒县与诸城相隔还是较远的,两个地方重复出现同一图形“Ⅱ”,说明当时它流传是较远的。
这几个陶文,许多学者认为它们本身就是象形字。唐兰、于省吾等学者有一些专论。唐兰先生认为“Ⅲ”就是“戉”,即后来的“钺”字;认为“Ⅳ”是“斤”字;于省吾先生认为“Ⅴ”是“旦”字的繁体字:上面是云气托着太阳,下面是山形( 金文中的山有作五峰形的 )。 “旦”在甲骨文、金文中都省掉了下面的山。甲骨文、金文同大汶口陶文在形体上是一脉相传的。虽然对这几个陶文的解释还有分歧,但各家都一致认为大汶口陶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汉字。大汶口文化距今四千五百多年,所以认为汉字有四千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