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十二景:景苑名堂、三闾遗庙、沧浪亭馆、玄武灵台、阳山夕照,南津烟树、东皋雨霁、龙舌春云、胜湖秋月、木塔晴霞、十里莲塘、两厢瓜圃。坐落于江苏省正中央的兴化市是一座历经4300多年沧桑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素以人文荟萃、物产丰饶和名胜景观众多而闻名于世。起源于元代的“昭阳八景”和命名于明代洪熙、万历年间的“昭阳十景”、“昭阳十二景”(又称“阳山十二景”),便是一部浓缩而成的历史画卷。
目录
一、阳山夕照二、三闾遗庙三、木塔晴霞四、景范明堂五、沧浪亭馆六、玄 武 灵 台七、胜湖秋月八、东皋雨霁九、龙 舌 春 云十、南 津 烟 树十一、十 里 莲 塘十二、两厢瓜圃
一、阳山夕照“阳山夕照”,是兴化自明洪熙元年(1425年)以后,先后定名的“昭阳十二景”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景观之一,也是兴化历代文人墨客及广大市民最为寄情的景点。它是古昭阳的历史见证。
阳山为楚将昭阳墓冢所在地,即今昭阳镇北山村西北角的高阜。
昭阳名云,字阳,谥号“山子”,其祖父昭奚恤为春秋时楚宣王(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42年)大臣。楚王族本姓芈,本支为熊氏,另分为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氏(三户)。《史记·项羽本纪》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昭阳将军为楚国令尹、上柱国(战国时楚国所设官名,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楚国的最高武官,也称上柱国。其地位仅次于令尹这个相当于丞相的楚国最高官职)。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阳率兵攻打越国,杀死越国国君无疆,使兴化一带并入楚国。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昭阳又率兵攻打魏国,得襄陵(今河南睢县)等八邑,此战在古代军事史上影响颇大,称“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为此,楚怀王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 封为昭阳食邑。此后不久,昭阳在封地病死。为表彰他的战功,楚烈王便以周穆王“八骏”之一、美称为“山子”的良马名为谥号,赐给昭阳,故后人称昭阳为“山子府君”,供奉他的庙宇称之为“山子庙”,他所葬的地方为“山子村”,意在赞美和纪念这位楚国良将。
昭阳的有关事迹,记载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和《国语》、《战国策》及地方志等史籍中。成书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 年)的《兴化县新志》(欧志)记载:“阳有惠政,邑人祠而祀之。死葬于西山,去城三、四里高阜,隐隐隆隆,今俗称‘山子庙’者是。”“山子庙”有前后两进高大方形大门殿宇,前殿供奉着昭阳将军的部将(此殿及部分配套建筑于明万历年间改为“香山寺”),后殿为昭阳殿,重檐下挂着“昭阳殿”匾额,殿内供奉着身着戎装、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昭阳将军站立塑像。塑像上方屋梁上悬挂着“昭阳山子府君”横匾,两边挂着“勃海镇军压六王而霸楚,阳山食采留三户以诛秦”的抱柱盈联。大殿东西墙壁上彩绘着昭阳将军率兵攻城略地的战斗场景图画。昭阳墓位于此殿西北侧,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石马、石麒麟等石像生,墓门上嵌有 “楚将昭阳之墓”的石额,墓碑上镌刻着“昭阳山子府君之墓”八个大字。坟茔筑石为台,封土为墓,其高三丈有余,周围二十余丈,加上筑在距地面一、二丈高的土墩上,远远望去,煞似一座小山,故称此为昭阳山,简称阳山。明代兴化著名诗人李沂在《昭阳山》诗中写道:“孤城野水带斜曛,西望高原楚将坟。”可见当时的昭阳墓是何等雄伟,简直可与高原相比。巍峨的“山子庙”建筑群和高大的昭阳墓周围碧水环抱、九河汇聚,劲松、古柏、皂荚树林郁郁苍苍,为兴化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两千多年间一大名胜景观。
二、三闾遗庙“孤忠一片委清波,留得芳名永不磨。雅志未酬缘命薄,高才欲骋奈时何!衣冠寂寂蒙尘土,门径萧萧长绿萝。欲赋招魂无处所,一庭秋草夕阳多。”这是明洪熙元年(1425 年)兴化籍进士高谷歌咏“三闾大夫庙”的诗,表达了对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的景仰、怀念以及对庙宇因年久失修而一片荒凉的惋惜与慨叹。此后,该景区被命名为“三闾遗庙”,列入“昭阳十景”中。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又将“三闾遗庙”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并赋诗道:“屈子沉湘潭,兹来几千祀。”
“三闾大夫庙”是为纪念屈原和他的胞姐女须而建的,建筑年代略晚于“阳山夕照”山子庙和“木塔晴霞”敕建木塔禅寺。由于屈原曾在自叙诗《渔父》中借隐者在泽畔吟诵楚国民歌《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表达了他“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志,故兴化人民将庙建于水边,并将此水(即今上官河流经城南的清澈支流)命名为沧浪溪(即今沧浪河)。
“三闾遗庙”遗址位于大南门城外城南小学校区内,是一组由前后三进主殿及东西配殿构成的东临沧浪河的唐式寺庙建筑群。
第一进为山门,门前两侧立有一对高大粗犷的青石狮子。大门上方嵌着石质阴刻楷书“三闾大夫庙”门额。门内正中央竖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其正面镌有站立汨罗江畔屈原单线素描画像,两侧刻有对联:“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在石碑背后的东西两侧墙壁上,镶嵌着屈原所作楚辞体诗歌《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怀沙》等石刻。绕过画像石碑从北门出来,宽阔的庭院四周幽兰滴翠,清香飘溢,中央立着一尊刻有“三闾大夫庙”钟鼎文的高大石香炉。
过了石香炉便是正殿,殿门上方悬挂着“屈子殿”匾额,殿内正中帷幔神龛内供奉着屈原的彩色塑像。塑像前面东西两侧4根殿柱上各挂一副楹联,前两根殿柱上的楹联为:“千古忠贞千古仰,一生清醒一生忧。”后两根殿柱上的楹联是:“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第三进为“女须殿”,殿内供奉着屈原的胞姐女须的塑像。四周墙壁上彩绘着端阳佳节百姓划龙船纪念屈原的盛大场景壁画。大殿东西两间堆放着本邑民众为纪念屈原而使用的龙舟、舵桨及锣鼓、旌旗、衣物等祭用品。
迄今为止,全国纪念屈原的庙宇共有4 处,皆在原楚国版图之内。一处是位于屈原投江处──始建于汉代的湖南汨罗县玉笥山上的“屈子祠”;一处是始建于唐代元和十五年(820年),位于屈原出生地──湖北秭归县东三闾乡乐平里屈沱北岸的“三闾大夫庙”(内有屈原的衣冠冢),该庙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改为“清烈公祠”,现改为“屈原纪念馆”。第三处是始建于南宋的位于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旁的“三闾大夫庙”。第四处便是我们兴化的“三闾大夫庙”,大约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至741 年)。
屈原(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曾任左徒(副宰相)、三闾大夫等职。他主张改革政治,任用贤能,走富国强兵之路,采取“联齐抗秦”策略统一中国。由于遭受诬陷,被放逐到汉北及沅、湘等地域(今属湖北、湖南)。公元前278年,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被秦国攻陷,楚国危在旦夕,屈原感到理想破灭,遂于同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屈原一生的重大贡献与成就,在于其奠定了我国乃至世界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础。他所创造的“楚辞”体,丰富了我国文学创作的内容。1953年,屈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纪念。
值得一提的是,楚将昭阳于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因灭越战功被分封到楚国濒临东海之地,作为楚王的族亲贵戚“昭、屈、景三户”的管理者屈原,按理会在这块封地行使王族事务管理权力。为此,扬州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黄成先生在《施耐庵与“水浒”》一书中曾提出一说:“当年屈原‘行吟泽畔’,曾到过这块昭阳食邑之地,人们在昭阳墓东南建庙纪念。”
三、木塔晴霞被列为“昭阳十二景”之一,距今已有近1200年历史的“木塔晴霞”,位于兴化城东约30公里处的与古镇唐子(今昌荣镇)相连的木塔寺村,为兴化地区仅次于“阳山夕照”的古老景观。
据史籍记载,唐长庆年间(821 年至824年),泰州籍高僧德信和尚慕名云游到被唐太宗李世民敕封为“大唐子民”李姓聚居的东海海防重地唐子镇,看到这方土地不但物产丰饶,而且民风淳朴,便决意“驻锡梵修”,将此处一座原建于唐开元年间(713年至743年)的庙宇进行改建。此举得到唐穆宗李恒的恩准。现今尚保存的一块长200厘米、宽50厘米、厚16厘米的“敕建木塔禅寺”山门门额,便是历史的佐证。
千年古刹“敕建木塔禅寺”饱经历代战火及自然灾害,几度兴废,直至民国年间,才初具规模,成为一座占地百余亩、绿树环抱、殿宇恢宏的丛林寺院。
走过寺前一座单孔石桥,便见唐式斗拱单檐古寺山门。正门檐下嵌有一块石质门额,自右至左为“敕建木塔禅寺”六个阴刻楷书大字,其右上角竖写:“穆宗长庆年间住持僧德信初建”,左下方竖写:“光绪二十五年僧璧成重修,邑人徐嵩峻书”(徐嵩峻为清代兴化著名书法家,曾为镇江金山江天禅寺大雄宝殿题过匾);大门两侧有一副“黄梅紫槿,木塔晴霞”的嵌壁楹联。
绕过弥陀,穿过山门,只见宽阔的庭院东西两侧各植一丛枯枝腊梅(黄梅),旁边还有一丛紫槿。由此北行,经过天王殿,便是禅寺主体建筑──高大巍峨的唐式大雄宝殿。殿内三尊贴金大佛的两侧悬挂着“佛在西域,金身梦于汉帝;法流东土,祥光现于周朝”的抱柱楹联。殿东为关帝殿,殿内一副“秉烛非避嫌,此夜心中思汉;华容岂报德?那时眼底无曹”的对联,正是关羽塑像的写照。
尤为令人称奇的是,在大雄宝殿东南侧,矗立着一座两层砖砌塔楼,中间安放着型制为九层六面的木塔。此塔用整段珍贵的紫槿木雕刻而成,高7 米,直径2米。整座塔身小巧玲珑,重檐复宇,翼角飞,精美异常。此塔在当时为全国仅有,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的山西应县木塔早230年。沿着护塔楼螺旋式楼梯拾级而上,可以观赏木塔全貌。底层正门飞檐下悬挂着“飞角流丹”横匾,塔门两侧挂有“木塔晴霞是昭阳千载胜迹,黄梅紫槿乃上刹三丛奇葩”的楹联。木塔各层6面神龛内共供奉着50多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金身微型佛像。行至塔楼顶层凭栏远眺,四周田园风光和重重叠叠的寺院建筑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
更使人叹为观止的是,木塔顶尖上嵌有一颗硕大的宝珠,每当清晨初升太阳透过塔楼窗户照耀着它时,便发出五彩斑斓的奇光异彩,与大雄宝殿顶脊正中央的宝鉴相映成辉,形成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令人称奇叫绝。千百年来,观赏这一奇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木塔寺因此名声远播。
明洪熙元年(1425年),被后人称为“五朝元老”的高谷慕名前往观赏这一奇异景观,并欣然赋诗:“晴霞五色照林扉,高映浮屠烂有辉。浴海已随红日上,弥空又作彩云飞。”同时,将此景再次确定为“木塔晴霞”,列入“昭阳十景”之中。
明万历九年(1581 年),兴化知县凌登瀛面对被毁的木塔遗址,发出“木塔今安在?霞光宛如昨”的感慨,遂召集兴化地方有识之士集资对木塔及景区进行恢复和整修,并将“木塔晴霞”列入“昭阳十二景”中。不久,“状元宰相”李春芳与时任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的胞弟李齐芳又一起出资对木塔进行了大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木塔寺住持璧成倾毕生募化积聚巨资,对木塔寺进行了高标准的修建、扩建。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木塔寺发展到极盛时期,恢复扩建的殿宇建筑中有东西配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客堂、西祖堂、地藏殿、法堂楼、木塔及护塔楼等。这样,木塔禅寺便被升格为佛教禅宗“丛林”,并获得了受戒权。
历史上,“敕建木塔禅寺”虽几经毁坏,但目前古寺遗址上一丛唐代栽植的枯枝腊梅仍生机盎然,百枝丛生,高达数丈,每到寒冬腊月,满树黄花,清香四溢,成为古刹丛林的活的历史见证。正因如此,难怪清末民初兴化著名诗人任宗儒在《游木塔寺》中发出由衷的赞叹:“最爱寺中黄梅花,花开预卜验年华。傲骨殊枝殊色相,三冬依旧发奇葩。”
四、景范明堂景范明堂,亦名景范名堂,又被称为景范堂、四知堂、畏知堂。遗址位于市政府大院内的人事局大楼(原兴化报社大楼)南侧不远处,是一座并不十分高大轩敞的宋代单檐、斗拱、三开间砖木结构的典型衙署建筑。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至1162年),兴化知县黄万顷在将县衙西扩时,按照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至天圣六年(1028年)担任兴化知县的著名政治家范仲淹“退而省其私”的县衙署(明代改为“县丞署”)二堂格局建成一座厅堂,为勉励后任官员以范公为榜样,弘扬先忧后乐、清正廉明的为官之道,故将此建筑命名为“景范堂”。
明洪熙元年(1425年),时任翰林侍讲的邑人高谷按儒家“明堂之制”再次定景范堂为“景范明堂”,将其列入“昭阳十景”之中,并赋诗云:“翼翼高堂昼不扃,洞开窗户见云屏……不须古鉴须今鉴,请看堂前戒石铭。”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又为“景范明堂”题诗:“景范即范徒,堂皇有清风。”又将此景列入“昭阳十二景”中。
范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因而深受邑人世代崇敬和景仰。
范仲淹(989 年至1052年),吴县(今苏州)人,为唐代名相范履冰后裔,字希文,谥号文正,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中进士,天禧五年(1021年)任泰州西溪盐监。其时,筑于唐代大历二年(767年)的捍海堰倒塌,“海潮倒灌,大片耕地弃荒;西水狂泻,冲刷百里盐场”。面对这种状况,范仲淹提出重新修筑海堤的主张,先后得到泰州知州兼江淮发运副使张纶和淮南转运使胡令仪的大力支持,遂奏请宋仁宗于天圣三年(1025年)任命范仲淹为兴化知县,“董理筑堤”。天圣五年(1027年)秋,范仲淹带领4万多民工,几经周折,历尽艰辛,于天圣六年(1028年) 春筑成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拦海大堤,从而使“堤内泻卤之地尽复为良田”,里下河地区受益百姓为感激他的功绩,将此堤重新命名为“范公堤”(现为204年国道海安、东台、大丰段)。
范仲淹在担任兴化知县的短短4年中,不但修筑了“拦海大堤”,而且为规范教学体制,开启一代文风,创建了兴化有史以来第一所官办学校──学宫,同时建造了最早的园林和驿站建筑,为兴化自宋元时期开始经济发展、人才辈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道光十四年(1834 年),范仲淹当年理政的旧衙署被改为文正书院(即江苏省兴化中学前身)。从此,兴化莘莘学子有了一处新的规范化学习场所。文正书院的“师范堂”(后改为 “文会堂”,即今市政府大会堂处)成为兴化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以文会友、读书讲学的地方。师范堂檐下悬有“文会堂”三字匾额,两侧木柱上挂一副抱柱楹联: “是前贤听政之堂,尚有风流余韵;为后学会文之地,定多益友良师。”
明清时代,任职兴化的知县在西扩的县衙署“景范堂”前增建一座前有月台、廊轩,后有暖阁的高大轩敞的正堂,并在通道南端筑有“戒石亭”,亭中立有戒石碑,上镌四言体《戒石铭》一篇;亭南飞檐下悬有“如保赤子”横匾。戒石亭南侧仪门前为县署大门──谯鼓楼,其东西两侧各建一座高大重檐木质牌坊。东牌坊坊额为 “文正流风”,西牌坊坊额为“海陵旧址”。
范仲淹在兴化任知县期间的旧衙署(今市政府大院东侧信访局、大会堂以及市政府行政科、市委宣传部和大会堂南侧三幢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年至994 年),是一组十分完整的宋代县衙署建筑群。它由照壁、门厅、大堂、二堂(范仲淹理政后退思之所)、东花厅、内花厅、经正斋、课花轩、启其轩、古香堂、赞化堂、澹宁居等建筑和一处园林小筑景点构成。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战火及自然灾害侵袭,原宋代县衙署目前仅存一座单檐、斗拱、三开间“原汁原味”的宋式大堂古建筑,15间明清时期重修的配套古屋。令人惋惜的是,一座古朴典雅庄重、斗拱粗椽大柱的宋代门厅建筑,因扩建而被拆毁。
值得一提的是,在县衙署东北角,即今宣传部大院“萱苑”东北隅,至今保存有一丛在明代就分株移植于此的古腊梅。这丛腊梅祖本原在宋代衙署二堂西北部的土山梅亭旁,为范仲淹当年亲手种植。
五、沧浪亭馆北宋天圣四年(1026 年),时任兴化知县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城南的南溪(今南官河)与向北流经城区的沧浪溪(今沧浪河)交汇处──花园垛对岸(今城南小学南侧“沧浪河公寓”范围内),砌成南北长约300米的砖石驳岸,并在岸边建筑了两座高大轩敞的凉亭和连接“双亭”的瓦卷回廊。以及门厅、轩厅、客厅、斋馆、轿房、马厩等配套建筑,同时在其周围广植幽篁、兰草,构筑假山鱼池,作为迎来送往各级官员的码头、驿站。文人雅士和平民也经常到此赏景游玩。因此,这里便成为兴化第一处公共园林和文人园林。此园林历史悠久,比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的江南现存最早园林——苏州“沧浪亭”早19年。
园林建成以后,范仲淹根据屈原《楚辞》的《渔父》和《孟子》所引楚国民歌《孺子歌》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将驳岸南端的一座正方形歇山顶单檐飞角的凉亭命名为“沧浪亭”;将驳岸北侧石码头上一座八面、重檐、翘角的凉亭命名为“濯缨亭”(又称“接官亭”)。
据史籍记载,“接官亭”自北宋至清末民初800 多年间,一直是兴化知县上任、离任及兴化县衙署接待上司巡查、视察和督办政事的码头、驿站。每逢朝廷和府、州官员莅临兴化时,兴化县衙署有关官吏便预先乘官船前往距城南36里的古陵亭阁(俗称老阁,遗址位于今临城镇老阁村东河边)迎接,然后共赴兴化,在“接官亭”登岸。稍事休息后,再乘轿马沿南大街——儒学街——县桥街直达县衙署。送别官员,仍循此路线进行。
在园林形成一定规模后不久,兴化的地方名流和平民都喜欢到此游乐,或临溪垂钓,或吟诗作对,置身于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宜人的自然风光中流连忘返。
元代兴化著名诗人钱舜卿一次游览园林,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所阻,一时未能返回。于是,他坐进轩厅,观赏暮色笼罩下如梦如幻的亭、轩、馆、廊,倾听夜雨飘洒,时而如千军万马驰过,时而似“大珠小珠落入玉盘”,浮想联翩,从沧浪溪、南溪想到屈原放逐的湖南潇水、湘水,想到北宋山水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中的“潇湘夜雨图”,不禁诗兴大发,挥毫作了《沧浪夜雨》诗一首:“濯缨亭下沧浪渚,格格水禽飞停午……清兮浊兮人不识,劝君高歌达今夕。”
明洪熙元年(1425 年),兴化籍进士高谷来到园林游玩,欣赏“沧浪亭”亭柱上楹联“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和“濯缨亭”亭柱上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溪皆有情”,同时观赏园林周围半村半郭的风光,一种“曲尽而韵未了,景止而情不尽”的感觉油然而生,遂欣然赋诗曰:“沧浪亭子枕幽溪,溪上行人入望迷。钓艇尽依青草岸,酒帘高控绿杨堤。尘缨可许当时濯,胜迹重烦此日题。风景满前看不足,野花如绣水禽啼。”同时,他将此景再次命名为“沧浪亭馆”,列入“昭阳十景” 之中。
明成化十八年(1482 年),兴化知县刘廷瓒在“濯缨亭”北侧驳岸边的玉石莲花座上建成两层圆攒尖顶水榭式建筑——“莲花堡”,并将范仲淹所作的《濯缨亭》、《梅亭咏梅花》、《南溪驯鸥》、《文会堂》、《清风谣》等5首诗勒石镶于堡壁之上,儆诫后任官员铭鉴范公清正自律的为官之道。此外,他还亲自为“莲花堡”题写了“水面文章风写出,溪边意味月传来”的楹联,悬于“莲花堡”门前。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兴化知县雷颐对“沧浪亭馆”景区进行了修整和扩建,将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至1162年)知县吴莘所立《濯缨亭碑记》和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知县陈垓所立《沧浪亭碑记》移嵌在门厅墙壁上,让游人了解园林的建筑历史和意义。
明万历九年(1575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将“沧浪亭馆”景区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并赋诗云:“仲尼亟称水,举世昧其清。孺子歌沧浪,清以濯吾缨。除辱匪外来,感召信所营。百川赴沧海,虚谷留风声。此一室,百感从兹生。”
六、玄 武 灵 台位于海池河畔的“玄武灵台”景区,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这是兴化城内最具规模的一处人文景观,拥有700多年历史。
据史籍记载,南宋宝庆元年(1225 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和刚崛起的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利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围绕县衙署四周筑成长约7华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水关,并在县衙以北的土城南侧构筑高台;根据五行方位及其对应“四象”中的玄武(神龟),将此台命名为“玄武台”。同时,在“玄武台”上建成寓意“攻占防守”且与淮河一衣带水的“襟淮楼”。楼下为“真武祠”,供奉被敕封为“北方真武大帝”的舜王时代治水的崇伯鲧(夏禹之父)全身塑像。其后,为了纪念造福于民的元代兴化县尹詹士龙的功德,人们将詹士龙在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作为理政行馆和读书处的“襟淮楼”称为“读书楼”。
由于取土筑城筑台,“玄武台”南面形成较大水面,元代被称为“海子池”(今海池河,海子为蒙古语,意为湖泊)。
明洪武五年(1372 年),兴化知县谢修己令守御千户所千户郭德、蔡德、刘人杰等捐出巨资,用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10多公斤的大城砖,沿着原土城外围砌成高9米、厚1米的砖城墙,加上城墙内侧原有夯实的土城泥土,使城墙顶宽达4米,底宽达12米。这样,“玄武台”上依托砖城雉堞重檐飞角的“襟淮楼”更具气势,成为兴化城墙上第一座高大建筑物。与此同时,谢知县又在四城门上建成四座高大城楼。其中,威武门(西城门)上的“见山楼”(意为向西遥望“阳山夕照” 景区),肇魁门(北城门)上的“仰宸楼”(意为仰望宸极,即北极星)与依城而建的“玄武台”上的“襟淮楼”近在咫尽,形成犄角之势,显得雄伟壮观。
明洪熙元年(1425 年),“五朝元老”高谷根据《诗经》中“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寓意,将景区再次命名为“玄武灵台”,旨在将“玄武灵台”赞美为我国最早的园林建筑──周文王的“灵囿”。同时,他将景区列入“昭阳十景”中,并赋诗赞叹:“高台北极隆千古,祠屋依依近水滨……愿得居民常席庇,年年来为荐芳。”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兴化知县傅 利用疏浚海子池和护城河的泥土,加长加宽“玄武灵台”台基,并根据《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及《旧唐书》中“叶台耀以分辉,契编珠而拱极”之意,将“玄武台”改称为“拱极台”。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又将“玄武灵台”景区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并赋诗云:“詹公当宋季,丧乱失所依……永言奠兹土,千秋吾与归。”
南明弘光元年(1644 年)秋,驻守扬州的抗清英雄史可法与其义子副将军史德威赴兴化督查城防,登临“拱极台”察看地形,将“襟淮楼”改称为“海光楼”,并即兴题“海光楼”匾额悬于楼上。清顺治二年(1644年)以后,此匾被取下,至上世纪30年代“失而复得”被重新挂上,1945年毁于战火。
清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为避康熙帝玄烨御讳,“玄武灵台”景区被改为“元武灵台”。目前,“拱极台公园”门前牌坊横额上“元武灵台”四个楷书大字,系仿照清末民初兴化书法家石绳武先生手迹复制而成。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 年)夏至二十八年(1688年)冬,孔子六十四世孙、国子监博士孔尚任随工部侍郎孙在丰监浚丁溪、草埝入海河道时,以“拱极台”为行馆,曾重题“海光楼” 匾额,并作了《海光楼记》。同时,他利用闲暇进行历史传奇剧《桃花扇》第二稿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的佳话。
清同治六年(1867 年),时任兴化知县的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俞麟年参照家乡西北隅杭州西湖美景重修“拱极台”,使景区扩大到相当规模,将郑板桥原先为“海光楼”撰写的 “六七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渔歌”的对联重新书写,并制成抱柱楹联悬于“海光楼”上,同时自撰“常倚楼台瞻北极,每逢烟雨忆西湖”的楹联,把“玄武灵台”喻为西湖景观。
在海子池南部绿岛上,荟萃着众多的园林建筑,成为“玄武灵台”景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南侧有一处南明右都御史李长倩在其曾祖父“状元宰相”李春芳所创园林基础上扩建的“曼园”(今实验小学处),由李春芳所建延青阁和李长倩增建的竹林、苔藓山等建筑和景点构成。在“曼园”西部,则是李春芳之孙明礼部尚书李思诚所建的“枣园”(今市人武部及以东英武路中段)。园内有水明楼、杏花楼、土窟楼、补亭、澹宁斋等建筑物,其中的几株参天枣树象征主人赤心报国的胸怀。南明灭亡后,李春芳玄孙、著名学者李清隐居“枣园”40年,“杜门纂述”《三垣笔记》、《南渡录》等,成为“南明史料中之至宝”。“枣园”东侧是“方壶岛”,建有被誉为道教“东派” 之祖的明代学者陆西星生活和著述40多年的“北海草堂”(后被改建为“陆仙祠”,即今老干局“松鹤楼”处)。明隆庆年间(1567年至1572年),陆西星在此创作了长篇神话小说《封神演义》。
“玄武灵台”景区在南宋初具规模至清末民初,特别是明清时代,修建、扩建多达10 多次,先后增建了遗爱祠、景贤祠(后改屈子祠)、昭阳书院、绿波亭及碑堂等建筑,受到历代文人雅士及各级官员100多人的讴歌和赞颂,由此产生了大量诗文作品,其中诗歌100多首、碑记10多篇、赋3篇、词8阙、序(跋)文8篇。同时更产生了由清同治六年(1867年)知县俞麟年组织的文人“雅集”的《拱极台唱和集》和《兴化拱极台志》诗文集以及具有世界影响的孔尚任名剧《桃花扇》,极大地丰富了“玄武灵台”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使其成为与扬州平山堂、高邮文游台相媲美的苏北、苏中重要名胜景观之一。
七、胜湖秋月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得胜湖,犹如一颗硕大无比的璀璨明珠,镶嵌在兴化城东约6公里处。由于该湖集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古代水战场于一体,历史上为兴化及其周边地区市民百姓、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游览、凭吊、讴歌之地,因而被列入“昭阳十二景”之中。
据史籍记载,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担任通泰镇抚使的抗金英雄岳飞由楚州(今淮安)奔赴兴化,驻军于得胜湖南岸芦洲旗杆荡,并在湖中操练水军。为此,清代兴化著名诗人王熹儒赋诗赞道:“海滨曾驻鄂王营,至今湖水留其名。”
在当年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中,有一支由兴化渔民张荣率领的抗金义军。张荣不但水性极好,而且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被称为“张敌万”。
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三月,张荣与孟威、贾虎、郑握在梁山义军首领宋江遇害后,组织义军余部抗击金兵,并辗转进入兴化境内缩头湖(得胜湖),安营扎寨,自称“水浒寨”。当 他们得知金兵即将从占据的泰州侵犯兴化时,便在湖中打了数以千计的暗桩,布成水中“八卦阵”,然后设计将金兵引入湖中。由于缩头湖地区河港湖汊纵横交错,地形极为复杂,加上湖面芦苇丛生,水中暗桩密布,金兵如同进入迷宫,处处被动挨打。这一仗,张荣不但击退金兵主帅挞赖(完颜昌,金穆宗之子),杀死、溺死 驸马胡芦巴等数千金兵,而且还活捉了挞赖的胞弟破辣叔以及金兵5000多人,缴获大小船只和物资无数,沉重地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抗金战争的重大胜利,将金兵赶出江淮地区。此战在宋史中称之为“缩头湖之战”,又称“得胜湖大捷”。战后,兴化民众将缩头湖改名为“得胜湖”。张荣也因此被朝廷委任为泰州知州,并总摄兴化等县事。由此,张荣等义士后来成为施耐庵创作小说《水浒传》中“阮氏三雄”和浪里白条张顺等水上英雄的原型而流芳百世。
元至正十三年(1353 年)正月,兴化草堰闸人张士诚举起反元大旗,率领盐工起义,沿着水路进军兴化城,同时“结寨得胜湖”,粉碎了元军将领福寿率领的几千官兵的围剿,取得了胜利。接着,又在湖中训练水师,积极备战。同年五月,张士诚率领义军在得胜湖与纳速剌丁率领的大批元军激战。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义军与元军统帅董抟霄激战,牺牲了许多将士,鲜血染红了得胜湖。
由于得胜湖在古代曾发生过许多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反抗强暴、抵御侵略的正义之战,引得兴化历代前贤先哲及广大有识之士和市民们的景仰。每逢金秋季节,人们便成群结队乘船而来,以观赏湖水、秋月为名,凭吊、祭扫抗金、反元英雄将士,激励后来者继承英雄们的伟大业绩。久而久之,兴化地区便形成了一个秋天去得 胜湖赏月观景和游览湖畔名胜古迹的习俗。
到了明洪熙元年(1425 年),兴化籍进士(后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即副宰相)高谷,在游览观赏得胜湖湖光月色美景时,发现皎洁月光下一望无际的得胜湖,天水一色,银波泛泛,四周绿树隐掩下的村庄和古建筑楼阁殿宇若出其内,使游者恍惚进入蓬莱仙境;而湖中的芦荻在秋风送爽中瑟瑟作响,仿佛数以万计的战马在奔腾嘶鸣,使游人触景生情, 回想起古水战场的一幕幕悲壮惨烈的战斗场景,便勾起一缕缕思古之幽情,遂将此景再次命名为“胜湖秋月”,列入“昭阳十景”之中,同时赋诗云:“小湖摇碧接 孤城,月色澄秋分外明。光澈玉壶栖鸟定,影沉金镜蛰龙惊。渔舟未许张灯卧,吟客惟宜载酒行。何处一声吹短笛?误疑身世在蓬瀛。”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又将“胜湖秋月”美景列入“昭阳十二景”之中,并赋诗道:“澄湖薄东溟,湛湛注凝碧……”
清雍正七年(1729年),“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感叹人生遭遇,融入“胜湖秋月”景区的情韵,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道情十首》,其中第一首中的“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传神地描绘了得胜湖的旖旎风光。
八、东皋雨霁明洪熙元年(1425 年),一个雨过天晴的春日,时任翰林侍讲的高谷,信步来到东城外大尖、小尖及向家垛、吉家垛、李家垛(向、吉、李三垛相连,旧址为原拖拉机厂厂区及周围地段)一带踏青赏景。只见麦苗青青的隔岸、菜花黄黄的高阜、秧苗绿绿的水田、农夫忙碌的身影和“漠漠水田白鹭飞”的戏闹场景,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墨画。高谷被眼前的田园风光陶醉了,即兴赋诗道:“积雨如膏土脉滋,春来民事颇相宜。一犁已足三农望,十室何忧八口饥?宿麦渐看青遍野,新秧初见绿盈池。天恩穆穆民何有?鸿雁凫 总不知。”于是,他根据西晋辞赋家潘岳《秋兴赋》中“耕东皋之沃壤兮”、春秋时楚国文学家宋玉《高唐赋》中“风止雨霁,去 无住所”以及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将上述景点再次命名为“东皋霁雨”,列入“昭阳十景”之中。
其实,“东皋霁雨”并不仅仅限于城郊郭外的田园自然风光,而且也囊括了纪念农民义军建筑物及官吏的宅第和地方文人雅士民居建筑,只是因为高谷对市井生活司空习惯,故笔下疏于描绘罢了。当时,“东皋霁雨”景区已逐渐形成向东、西、南方向延伸扩展的趋势,鳞次栉比的商铺楼宇和辐辏街、通泰街(今东城外大街)、 家舒巷、悦来巷等繁华街巷相继融入其中。
在景区东首,矗立着一座高大轩敞、飞檐翘角的正方形重檐“四义楼”,给“东皋霁雨”赋予了浓厚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色彩。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梁山泊义军首领张荣、贾虎、孟威、郑握四人率领队伍南下抗击金兵,在兴化境内取得南宋抗金史上闻名的“得胜湖大捷”。兴化人民为纪念、缅怀四位义士抵抗侵略、保卫国土的功绩,集资在东城外小尖最东端的沙咀上(今龙津河农贸市场东北隅),建成一座“四义祠”(后改称“四义楼”),供奉四位义士的塑像和牌位。明末清初,“状元宰相”李春芳玄孙诗人李沂在《阳山赋》中对“四义楼”发出赞叹:“问观楼之巍峨,曰俎豆乎四义……壮武功之骁勇,率三将而冲锐。” 由此可见,当时的“四义楼”是何等壮观!
在“四义楼”正西方五、六百米处,有一处由“解氏宗祠”、“晏公庙”等组成的古建筑群,成为“东皋霁雨”景区中另一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末明初,出身世家大族的解七二从苏州阊门迁居兴化东城外通泰街(今东城外大街市场巷2-4号),建成“松鹤道院”定居。明洪武七年(1374年),解七 二又在“松鹤道院”南侧建“晏公庙”(又称晏王庙,兴化至今仍有“晏王庙许败不许修”的说法),供奉平浪侯晏公──即曾任泰州西溪盐监的北宋名相晏殊。其后,解七二又根据宋代理学家朱熹《家礼》中祠堂规制,将“松鹤道院” 改建成一座大门朝东、前后两进计30余间房屋的串楼式“解氏宗祠”(该祠堂至今仍保存较好)。此外,在小尖上还有一座供奉道家创始人李耳塑像的“老子 庙”,其大门朝东,寓意老子“出函谷关,著《道德经》五千言而紫气东来”,在江苏地区十分罕见。
到了明万历九年(1575 年),时任兴化知县的凌登瀛对高谷所命名的“昭阳十景”重新题咏,并根据《书经·洪范》中的“乃命卜筮,曰雨曰霁”之意,将“东皋霁雨”景区更名为“东皋 雨霁”,并将其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同时赋诗云:“登高坐舒啸,禾稼已盈阡。时雨天末来,生意俄油然。伟哉造化工,群卉各自全。持之佐明主,庶见中皇年。”
九、龙 舌 春 云古兴化城的地形,极象一条巨龙横卧在莽莽苍苍的水乡泽国之中,北城外如“龙尾”,东城外似“龙头”。在“龙头”上,“小尖”一带为上颚,“大尖”一带为下 颚,而“小尖”与“大尖”之间长达500 多米喇叭状的龙津河(今龙津河市场及以东区域),则似巨龙张开的“嘴巴”。龙津河中有一南北窄、东西长的垛子,酷似巨龙口中的舌头,故龙津河又名“龙舌 津”。“龙嘴”东南隅车路河及东北侧的白涂河,又恰拟“龙嘴”上两根颤动的“龙须”。两根龙须之间,漂浮着许多生长四时瓜果蔬菜的隔岸、高阜、垛子,四周环绕蛛网般的沟、港、河、汊,在阳光和水气蒸发下,形成既像从“龙嘴”里喷发出的“龙涎”流光溢彩,又如万里蓝天变幻莫测“春云”景象,不仅奇特,而且十分迷人。
千百年前,由于龙津河口东门泊水域宽阔,每逢春夏季节,雨过天晴,时常发生被周围百姓称为“现城”现象的“海市蜃楼”。因此,在宋、元、明、清时代,这里便逐渐成为商贾云集、市井繁荣的“风水宝地”。东门泊、龙津河及与其相连的米市河里一年四季都泊满来自盐阜、海陵(今泰州)、通州、扬州、江南和安徽等地区及本县各地的大小商船;岸上百余家商行、贷栈鳞次栉比,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六陈行、八鲜行、粮行、鱼行生意兴隆,购销两旺,造就了昌盛数百年的“陈义 盛”、“薛永盛”等老字号商行。
南宋德祐二年(1276 年)三月,省元(举人第一名)顾六三(名之中)为避元军战火,携妻从吴中(今苏州)盘门迁往“自古昭阳好避兵”的兴化。后来,顾六三之孙顾瑞定居在龙津河附近,故自立堂号为“龙津堂”。顾瑞之子顾逖曾任吴王张士诚政权管辖下的嘉兴路(今浙江嘉兴)同知,后隐居故乡兴化,并邀请“相逢一笑旧同寅”的同乡挚友 施耐庵从苏州返回故里,同时安排他暂居西城外阳山附近的极乐庵,继续创作文学巨著《水浒传》。在顾逖之后,又出现许多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和清正廉洁的官员,其中最为杰出的当推“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顾九苞。在四牌楼所悬47块匾额中,顾氏家族即占有“忠孝同胞”、“冠楚廉能”、“诗画名家”、“学冠 东南”4块,可见,顾氏后代对兴化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麒麟堂徐氏宗谱》及咸丰元年(1851 年)《重修兴化县志》记载,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麾下大将中山王徐达后裔中的一支从南京迁居兴化东城外龙津河北岸。为方便来往行人交通,徐氏族人出资在龙津河北侧支流上建成一座砖石结构的桥梁──徐家桥。同时在桥北建起了一座三进四厢的“徐氏宗祠”,供奉远祖徐达及始迁祖等徐氏列祖列宗牌位。其中徐达的牌位制作考究,一直保存到上世纪50年代末。
明代,兴化人民为缅怀反元英雄张士诚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进兵兴化城的英雄壮举,在义军登陆的龙津河与米市河交汇处建成条石大码头。这座大码头是兴化明清时期最为繁忙的商贸、交通及装卸码头,对“金东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洪熙元年(1425 年),翰林侍讲高谷首次将龙津河沿岸、东门泊及其以东“千垛之乡”所构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命名为“龙舌春云”,列入“昭阳十景”,并赋诗云:“龙舌津头 龙雾生,风垂碧挂春城。漫从巫峡朝为雨,忽傍吴山晚弄晴。天际远随鸿雁度,海溪常结白鸥盟。人生总为浮名系,谁似飘飘一穗轻?”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又将“龙舌春云”景区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并赋诗曰:“农人候时变,当春思荷锄。天地正合,万象萌厥初。凝睇望东郊,去物作卷舒。蜿蜓吐虬龙, 周太虚。幻化匪所贵,愿言润 ”。
由于“龙舌春云”景区风光与古代楚国“云梦泽”(洞庭湖附近水域)景色极其相似,故人们将“龙舌春云”景区称为“兴化云梦泽”,同时,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制成“波撼气蒸”匾额,悬挂在启元门(东城门)“观海楼”上。
明崇祯年间(1628年至1641年),高僧元宗禅师将位于龙津河北岛屿(状如龙眼睛)的古老“龙珠庵”扩建为“龙珠寺”。后来,扬州“净慧园”住持弘觉国师驻兴化“龙珠寺”,令其徒森鉴将“环带龙舌津之右”方圆40余亩水面开辟成“放生池”,一时成为“邑中名胜”。
“龙舌春云”景区命名后,兴化的一些文人雅士一时未解其中奥妙。后来,当他们登上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的“文峰塔”顶层,向东北眺望时,清晰地看到“龙头”、“龙嘴”、“龙舌”、“龙须”和“龙眼”等奇特的地貌,饱览到“龙头”东侧东门泊以东无数浮在水面的大小垛岸上烟波飘渺,宛若天空春云浮动般的迷人的景色,才恍然大悟,为前贤先哲确定景名的匠心独运所折服。
十、南 津 烟 树上官河是流经兴化城东及城南市区的一条南北方向的主要河道。自东门泊向东的水路为车路河,向西经长安大桥,沿原水泥制品厂南侧(今“金花园公寓”)拐弯往南由昭阳桥、五里大桥至陵亭阁(今临城镇老阁村)的水路则为南上官河,即南官河,古时称之为“南津”。
千百年来,半村半郭的南津流域,水上舟楫穿梭,堤上绿树如烟;秀美的田园与繁华的市井融为一体,星罗棋布的名胜景观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和讴歌。
自北宋至明代400 多年间,兴化境内的丁溪、草堰、白驹、刘庄、小海等盐场生产的原盐由串场河经驳盐河(今蚌蜓河)进入南津,再经陵亭阁(老阁)向西至高邮、扬州,向南至海陵(今泰州);而行往兴化城区的船舶,则由串场河进入车路河经南津抵达。此外,由海陵(今泰州)、扬州及江南、安徽等地区前往兴化、盐阜的商船、客船和官船也经过该水域,故南津水道十分繁忙。
南宋建炎年间(1127 年至1130年),因战事需要,兴化设立了驿政铺递机构,利用绵延30多华里的南津河东大堤建成“南塘”驿道,用快马传递官府文书、军事要件。这条古驿道浓荫蔽日,逶迤南去,由兴化、五里亭、八里铺、贾庄铺(今开发区魏家庄)、孟家窑铺(今开发区胥家、宦家一带)至河口铺驿与高邮驿站交接。
在驿道所经过的八里铺(今临城镇八里村)东侧“蒯墩”上,蓊蓊郁郁的树丛掩映着一座十分高大的荒冢,这便是被誉为一代“兵仙”的“兴汉三杰”之一韩信麾下的谋略家蒯通墓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蒯通名彻,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以多谋善辩著称。陈胜、吴广部将武臣用其策,降燕、赵三十余城。韩信用其计,遂定齐地。后来,蒯通劝韩信背汉自立,未被采纳。公元前196 年,韩信在未央宫被萧何、吕后处死时高呼:“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汉高祖刘邦得知后,欲烹杀蒯通。蒯通大呼冤枉。刘邦斥责道: “汝教韩信造反,罪过韩信,理应受烹,有何冤哉?”蒯通回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高材疾足,方能先得。臣闻跖犬吠尧,尧岂不仁?犬但知为主,非主即吠。臣当时只知韩信,不知陛下,我何罪之有?”刘邦认为言之有理,便赦免了他。蒯通获赦后,怕刘邦出尔反尔,遂逃到“巫风极盛”的楚国滨海之地(今兴化一 带)。死后,他被当地“土人”葬于八里铺东侧土墩上,故称“蒯墩”,其旁碧水名“蒯墩河”,与南津汇成一体。蒯通生前著有谋略学著作《隽永》、《蒯子》和《战国策》等。蒯通墓葬,在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由兴化知县胡顺华根据“胡元旧志”载入《兴化县志》中。
元代末年,兴化“四圣观”(东岳庙西侧)道长柴默庵在城南南津河畔建成一座园林式“道院”修道,潜心研究道学理论,并撰有《百心箴》一书。他在一首诗中赞道:“少干施主少抄堤,野鹤孤云自在飞。有水有山还著我,莫教尘土污霞衣。”后来,人们将这座“道院”改建成“柴仙祠”,从而成为南津河畔一大景观。
明洪熙元年(1425 年),人称“五朝元老”的高谷,一次路经南津一带时,被眼前“烟柳飞轻絮”的迷人风光吸引,仿佛进入人间仙境,于是,赋诗赞叹:“津高南望路遥通,烟树苍茫翳碧空。万井人家春色里,数声啼鸟夕阳中,繁枝影浸平桥水,落絮迎香小径风。多少征帆从此去,长条无计挽匆匆。”同时,首次将此景区命名为“南津烟 树”,列入“昭阳十景”之中。
明成化十八年(1482 年),为解决因卤水倒灌污染南津河水而带来的饮水困难,兴化知县刘廷瓒在南津河畔驿道上建造了几座六角重檐“井亭”,每座亭上均悬有由兴化书法家陆锡(明 礼部主事、“辽城汉节”陆容之孙)题写的“南津义井”匾额,亭内正中则筑有广口甜水井,供驿道人马和津上航行人员饮用。“井亭”为南津流域古驿道上又一人文景观。
明嘉靖十年(1531 年)后,曾任四川马湖(今四川宜宾)知府的宗周辞归故里兴化,在南津河流经郊区南城外的百花洲(今机具厂厂区)建屋隐居。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冬至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春,官至福建提学副使的“中原才子”、文学家宗臣由北京归隐兴化百花洲,在其父宗周书屋旁建成“芙蕖馆”读书养病。其时,他的好友《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被誉为“东海贤人”的哲学家韩乐吾,以及归乡省亲的“状元宰相”李春芳和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等前往百花洲探望,并游览、观赏“南津烟树”美景,留下了许多传世诗文。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后,兴化籍进士、曾任河南按察司副使的解宋,在南津附近的隔垛上(今昭阳镇花园村)建成一座私家园林建筑“解家花园”(又称“南花园”)。后来,其孙刑部尚书解学龙对“解家花园”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扩建,使之成为南津河畔最大最美的人文景观。
十一、十 里 莲 塘“十里莲塘”景区位于兴化城东车路河以南、姜兴河以东、渭水河以西,即今垛田镇沙甸村以东、林湖乡戴家村以西及垛田镇南腰村以北一带区域。景区内河流纵横交错,垛岸星罗棋布,癞子荡、旗杆荡、高家荡、南荡等大小湖荡及一处处名胜景观如珍珠、翡翠般点缀其间,景色十分秀丽。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一带曾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湖荡沼泽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多以捕鱼为业,同时利用浅水栽藕,深水长菱,并在露出水面的土墩高阜上种植瓜果蔬菜和五谷杂粮。后来,人们不断围垦造岸(高岸),逐步形成“千沟万壑芙蓉国,隔岸纵横瓜果地”的奇特垛田地形地貌,从而名闻遐迩。
公元前1057 年(周武王四年)周武王分封其伯祖父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国国君,直至公元前329年(周显王四十年)越国国君勾践吞灭吴国,兴化一带隶属吴国长达728年 之久,故形成了许多吴地风俗习惯。其中,每年夏秋季节的采莲(菱)活动,与缠缠绵绵的男女爱情交织在一起,成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每逢夏秋之际,“十里 莲塘”地带的青年男女便成群结队地撑着小船,划着木桶,一边采摘莲蓬、菱角,一边尽情唱起悠扬动听的吴歌《采莲曲》:“风起湖难渡,莲多摘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这种一年一度盛大规模的水上采莲(菱)民俗活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明弘治初年(约1488年前后),户部侍郎杨果在赴莲塘一带观看采莲(菱)大型民俗活动时,被这里连绵十里的莲塘(菱塘)秀丽风光和热闹的采莲(菱)场景所感动,遂将此景首次命名为“十里莲塘”,列入“昭阳十二景”中。
十二、两厢瓜圃由东门泊沿车路河两岸(两厢)向东5公里至林湖戴家村,向北沿上官河折弯东流至白涂河畔王横村,向南沿兴姜河达南腰舍,这方圆30多平方公里地带,便是称为“千岛之乡”的垛田。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垛田人民为战胜旱涝灾害,用汗水和心血造出了一块块既便于排涝,又利于浇灌和运输的“隔岸”。这里,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特别适宜瓜果蔬菜的生长,是兴化及周边地区百姓的“果盘子”、“菜篮子”。
明永乐年间(1403 年至1424年),官工部员外郎的诗人徐谧辞官返回日夜思念的故乡兴化,看中并购得距城东2公里车路河北岸徐家庄(今垛田大徐垛)一块位于“菜篮子”中心 的“风水宝地”,建成一座园林式建筑群──“徐氏庄园”,作为自己安度晚年的隐居之所。该“庄园”以其建筑的精美、环境的幽雅名闻遐迩,成为兴化东郊一处人文景观。在“庄园”中,颐养天年的徐谧饲养了一只乖巧、机灵、颇通人性的天鹅。当时,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副宰相)的高谷出于对挚友徐谧“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情怀的钦羡,作诗表示敬佩之情:“千年乔木荫家山,隐处殊非九曲湾。诗酒琴书唯遣兴,老年难得似君闲。”后来,徐谧在“庄园”里去世,天鹅因眷恋主人“悒悒而毙”,一时传为佳话。
明宣德年间(1426 年至1435年),官至顺天府(今北京市)同知的徐谧之孙徐大经在“徐氏庄园”临近车路河边处建了一座高大巍峨的亭阁,并特意命名为“问鹅亭”,同时扩建 了“徐氏庄园”园林建筑群。后来,兴化名士徐来复作了一篇情景交融的《问鹅亭记》,盛赞了“徐氏庄园”的景色之美,并赋诗抒怀:“九曲湾溪处,孤亭有问鹅。大都人客少,只是来云多。野鸟冲青霭,游鱼趁碧波。夕阳平野暮,时听采莲歌。”
明弘治初年(约 1488年左右)夏秋之交,兴化籍“会元”(会试全国第一名)、户部侍郎杨果目睹车路河南北两厢数以千计的隔垛上瓜果累累,诗兴大发:“东陵五色旧相传,九彩今看亚两川。雨后婆娑新蔓立,风前娜袅乱花翩。味甘朱火怀王母,色烂金缃忆傅玄。为爱纤 承白玉,挂冠须筑邵平田。”同时,他将此诗题为《两厢瓜圃》,并根据《周礼》首次将景区命名为“两厢瓜圃”。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在读了杨果的《两厢瓜圃》诗后,便乘兴赴车路河南北两厢“三十六垛”、“七十二舍”察看瓜果蔬菜的种植情况。
在一座座“漂浮”水面的垛岸上,长着形状各异的时令瓜果,有当蔬菜食用的色白而硕大的笋瓜、色黄而娇嫩的黄瓜、色青而纤长的丝瓜、粉蓝而粗壮的冬瓜、翠绿色的菜瓜、西瓜、稍瓜、粉白色的瓠条;有当粮食食用的橙红色蒲团状的南瓜、俗称“奶奶哼”的撕皮烂瓜;有当水果食用的青绿色棒锤状的酥瓜、梨状的香瓜、崩瓜、梨瓜;有当祭品或药物使用的金红色凸脐金瓜……
凌登瀛伫立瓜圃旁,听着藤蔓里、草丛下、河浜处蟋蟀、金铃子、纺织娘等昆虫鸣唱,看着瓜花上叶片间彩蝶、蜜蜂在飞舞,闻着浓郁的瓜果芳香,恍惚进入世外瓜果园圃中,不由触发诗情:“种瓜青门外,蔓叶萋以绿。瓜熟食贫人,离离子相续。凯风自南来,冰盘荐寒玉。顷刻气候改,蟋蟀鸣声足。行以无太康,诗有遗 俗。”同时,他将此处独特的夏秋美景再次命名为“两厢瓜圃”,列入“昭阳十二景”之中。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两厢瓜圃”景区里长有一种现已失传的珍贵稀罕的兴化特色瓜果珍品──露果,它一度被列为贡品。清嘉庆六年(1801年),时任两淮都 转运使的诗人曾燠在扬州品尝到由兴化县教谕史炳赠送的露果,遂作一首题为《谢史恒斋寄馈兴化所产露果》的诗歌,对产自车路河两岸隔垛上的露果赞不绝口: “甘露一以霖,雨足阙都弥……谁能盛露去?偏洒千杨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