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简明教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书名:西方哲学简明教程图书编号:1226335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定价:15.4

ISBN:750351267

作者:主编:叶舟

出版日期:1995-10-01

版次:1

开本:32开简介片断:

哲学与宗教息息相关。起始阶段哲学与宗教并不对立,哲学

是从原始宗教中产生和发展的。原始宗教中关于宇宙的起源、灵

魂不灭以及诸神之间的斗争等神话传说,也是哲学所面临的主要

问题。

哲学离不开科学。西亚两河流域在天文和数学方面取得辉煌

成就,在建筑、医术、航海、纺织等手工业方面也占先进地位,埃

及的天文学、几何学和手工业也很发达。希腊人不仅接受了这些

科学成果,而且不受这些具体知识的局限,他们在这些科学知识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为什么”这个抽象的和一般的哲学问

题,开始用抽象的概念、推理和论证来说明世界,从而创造了哲

学。哲学是人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不过,哲学创立之初,它与宗教和科学的关系还很不明确,彼

此间相互纠缠、相互补充,没有严格的分类和界限。哲学与科学

的分离直至亚里士多德时代才确定下来,与宗教的分离直至近代

哲学才完全实现。

哲学是人的积极思维活动的产物。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他不

仅不满足于认识周围已经存在的一切,探究它们为什么存在、如

何存在、它们由何而来和本质是什么这些抽象的问题,还希望用

概念和推理来回答这些问题,达到一般性的认识。哲学就是人的

这种创造性劳动和高级思维活动的积极成果。

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罗马哲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早期希腊哲学(公元前7—前6世纪),主要有米利都学派,毕

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早期原子论派。二、智

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公元前5—前4世纪)。三、亚里士

多德哲学(公元前4世纪)。二、三两个阶段通常被称为古典时期

的希腊哲学,哲学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完善和丰富多彩,是

整个西方哲学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四、晚期希腊和罗马哲学

(公元前4世纪—公元5世纪),有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论

派,新柏拉图主义,斯多阿派,以及种种怀疑主义,折衷主义和

神秘主义流派。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中世纪哲学取代了古希

腊罗马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基本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一、万物

的本原;二、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三、灵魂能否不朽和伦理社会

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涉及到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运动与静

止的关系以及人是什么等。

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具有如下特征:(1)在哲学的童年

时代,精神与物质的界限和对立还是不明确的。对哲学中思维与

存在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将经历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

因此我们不能把那时的哲学争论简单地看作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的斗争。(2)对宇宙万物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探讨,孕育了人类最

初的素朴辩证思维。但当时的总体思维水平还停留在直观表象的

基础上,理论思维和概念推理还没有成为运用自如的方法。(3)对

灵魂的本质的追问是从自然哲学开始的,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这一问题逐步成为一个伦理、宗教问题。而由于当时对人的问题

的研究只是作为自然问题的延伸,所以古代哲学并没有自觉地意

识到人的主体性问题。(4)对一般和个别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推

进了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5)古希腊罗马哲学是

奴隶主阶级的世界观,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平民阶级的政治愿

望,但并不代表奴隶阶级。它反映并推进了西欧奴隶制社会的发

展。

目录: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一节早期希腊哲学

第二节古典时期希腊哲学(上)

第三节古典时期希腊哲学(下)

第四节晚期希腊哲学和古罗马哲学

第二章中世纪哲学

第一节早期经院哲学

第二节经院哲学的繁荣和衰落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第三章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

第一节培根霍布斯哲学

第二节洛克哲学

第三节巴克莱休漠哲学

第四章近代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

第一节笛卡尔哲学

第二节斯宾诺莎哲学

第三节莱布尼茨哲学

第五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哲学

第一节孟德斯鸠卢梭哲学

第二节拉美特利爱尔维修哲学

第三节狄德罗霍尔巴赫哲学

第六章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节康德哲学

第二节费希特谢林哲学

第三节黑格尔哲学

第四节费尔巴哈哲学

第七章现代西方哲学

第一节唯科学主义思潮

第二节现代人本主义思潮

第三节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和若干主要特征[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