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I S B N :9787213040900
作 者:星云大师
出 版 社:浙江人民
出版时间:2009-09-01
版 次:初版
开 本:16开
包 张:平装
内容简介人生路上,自满是阻碍进步的最大因素,傲慢是破坏道业的最大敌人。根本解决
之道,在于培养惭愧与苦恼的性格。常听别人说:“你小了解我。”其实真正最不了解自已的还是自已。若非透过彻底的自我反省懂得惭愧与苦恼,就不易看清自己的缺点,当然就不能革除染污执著的习气。
弘法利生的工作,必定是集体创作,绝对没有个人的情绪。既然连自己都奉献给了众生,自然要以众生的需要为需要,众生的欢喜为欢喜,才是弘法者应有的形象。
人生是由许多经验累积而成,所以跨出第一步时,“敢”很重要。只要敢负责任,敢担当、敢接受、敢尝试,天下没有不能完成的事。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怕没有人重视,没有机会发挥,要担心的是,自己是否已有足够的能力承担。
作者简介星云大师,当今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也是知名教育家和慈善家。书中内容选自大师各地弘法的精彩言论与生平著作,以浅白亲切的的文字,揭示佛教的哲学内涵,阐述人生处世的智慧,鼓励人们在平和中进取,在和谐中奋发向上。
目录思想体系
弘法利生
法门修持
佛光宗风
薪火传灯
实践净土
书摘思想体系
历代的祖师们参禅,都不以成佛为目标,他们只求开悟,只求明心见性。一旦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就能获得解脱自在,就能够安住身心,所以说禅者最具有人间性。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
一个人可以什么都不信,但不能不信因果;因果业报,如影随形,谁也逃不了。因果是很伟大的思想,也是非常公道、非常合乎科学且理智的真理。因果,就是我们的良知、准则、导师及警察。所以,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应该大力倡导因果观念;有了因果观念,必能慎行于始,防非止恶,众善奉行。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人间的佛陀,他选择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降世成道,说明了佛陀是以人间为主的。而佛陀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以下六种特性:
1.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他与我们同样有父母、家庭及人间的生活,但是在生活中,无不流露出慈悲、戒行、般若的行持,他是具有人间性的佛陀。
2.生活性:对于日常的家居生活,佛陀也有教示,举凡生活中的衣食,乃至行住坐卧等,都有生活上的教导,甚至对家庭人伦的相处之道,国家社会的活动参与等,亦有明确的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