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哨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地层名称:中哨组

英文:Zhongshao Fm

阶代码:∈1.4

命名云南第二区测队六分队1972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云南蒙自县期路白中哨村南东1 km蒙(自)河(口)公路上。

沿革1964年云南第二区测队四分队于蒙自县芷村西南大寨建立了大寨组,主要为一套碎屑岩系。1972年云南第二区测队六分队认为“大寨组”含义不够明确,层次欠清,化石鉴定有误,而以中哨组来代替。罗惠麟(1976)根据优先律,仍采用大寨组。由于滇东南区冲庄组与大丫口组之间主要是广泛分布且具有代表性的碳酸盐岩相的中哨组,因此本典认为使用中哨组为宜,该组名亦已在《中国地层寒武系》(1981)中公开发表和引用。

特征深灰色块状泥质条带灰岩,中夹黄、灰色白云质板岩,顶部灰岩具同心环带构造(可能是藻类)。与下伏冲庄组和上覆大丫口组均为整合接触,厚60 m。属浅海沉积环境,时代为早寒武世晚期。该组分布于滇东南的蒙自(厚59~65 m)、屏边(厚?67.8 m)?及文山(厚94 m)等地,局部地区如蒙自县大寨相变为板岩及砂岩,含? Redlichia murakamii,R.chinensis,Hoffetella ?sp.,厚36 m。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