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解释

名称:杏林春满

拼音:xìng lín chūn mǎn

解释: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事例:他送给医生“~”的锦旗。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医生

成语典故

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用“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这里有这么个典故:

众所周知,“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技,与当时的华伦、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据《三国志·士燮传》注引,交州刺史士六年级上册得恶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药丸一粒塞入刺吏口中并灌入少许水,捧其头摇消之,食顷,昏死的刺吏便神奇般地张开眼睛,手脚也能动弹7,“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类似的记载详见于《神仙传》中,由此可见董奉医术的高明。

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这样一来,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董奉更是闻名遐迩,颂声载道。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