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色 concealing coloration,crypticcoloration 系使动物在环境背景中具有隐蔽作用的体色之总称。捕食者靠隐蔽色不使猎物发觉而得以接近;被食者也因具有保护色而易于逃离捕食者的眼睛,所以从这点来看,隐蔽色也可以说是保护色。保护色的确具有保护意义,这在实验方面也是不乏其例的。但对寄生虫和不靠视觉捕食的动物来说,体色是没有保护意义的。作为捕食者的虎豹的斑纹,与其所居的森林树木的荫影不易分辨;静止于绿叶丛中的绿色螳螂难于被看清。另外就被捕食来说,例如栖息绿叶上的鳞翅目幼虫及蝗虫多为绿色,而在地面上(特别是砂漠和沙地上)活动的动物,则往往具有与地面相似的颜色(背景适应),另外在浅海底和珊瑚礁上生活的动物,其体色也颇富于变化,这些都是隐蔽色的例子。隐蔽的拟态也可以考虑包括在隐蔽色中。其它也有像孵卵时头部与巢色相似的一些鸟类,这是仅在个别时期显有隐蔽色。还有像凤蝶、纹白蝶的蛹,常与其所附着的物体颜色相适应,而变成绿色和褐色。再有在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昆虫类、甲壳类中,有的当周围的颜色变化时,其体色也迅速地发生变化,出现相应的隐蔽色(背景效果);又澳洲产的一种蝗虫(Kosciuscola),体色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也是隐蔽色形成的一个实例。不过在许多情况下,隐蔽色与标识色和标识拟态是一个统一的形式,所以这也不能认为单是别的动物不易发现。
隐蔽色普遍存在于动物界,以昆虫最为发达。昆虫的体色和体形常常与枯叶、绿叶、树皮、树枝、地衣、鸟粪等所栖物体相似,造成一定的隐蔽效果,有时甚至使近在咫尺的捕食者也无法辨认。大量试验证明:如果昆虫放在与体色不一致的背景上,就很快会被鸟类吃掉,而放在与体色一致的背景上则被吃掉的速度就很慢,被吃的数量也少。例如有人把绿色、黄色和褐色3种螳螂各20只放在枯草上,结果有11只绿色螳螂和12只黄色螳螂被鸟吃掉,而褐色螳螂只被吃掉4只。动物的行为也影响隐蔽效果,如很多蛾类停息在树皮上时习惯地使它们翅上的黑斑和树皮的深色裂纹相平行,以达到最佳隐蔽效果。捕食者可以通过学习来辨识隐蔽色;所以如果某被捕食者个体经过突变而获得与其他个体不同的色斑,那么被吃掉的机会就会减少,因为捕食者尚未熟悉这种稀少的色型。所以隐蔽色有趋于变异和分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