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楚城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国修筑最早的长城。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楚国为"控霸南土,争强中国",约在楚文王十二年(前678年)伐申灭邓之后,在南阳东北开始修筑长城,设缯关。该长城自隹隹(今鲁山境)经方城山,达比阳(今泌阳)入唐河。战国时又展筑,西循伏牛山脉及白湍河分水岭入邓州市。"楚恃以守卫其北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八国联军与楚对峙于召陵,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出使齐军。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遂与楚订盟,史称"召陵之盟"。该长城比齐长城早约300年,比秦统一后大规模修的长城早约460年。现方城黄石山西麓有楚长城大关口(即缯关)遗址。东侧残存南北二道土城垣,高1.5-3米,全长180米,南北城垣相距250-380米,南城垣北侧有土台7个,似为城堡或马面遗迹。西侧也有二道土城垣,全长约400米。曾出土战国铜戈、铜镞等文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