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稍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在景德镇出现了一种釉上彩绘瓷——浅绛彩瓷,其面目一新,品类齐全,粗细兼备,销量不菲,风行全国达半个多世纪。

陶瓷界所说的“浅绛”,乃借用于国画术语。其所指是指清中期或偏晚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其瓷上纹饰与纸绢上之浅绛画近似的一种彩色瓷。不过,用于瓷器上的“浅绛”,其绘画题材已经不象传统粉彩那样限于山水和花鸟;除山水、花鸟题材之外,还有人物、走兽、楼阁、远近景等之类。浅绛彩瓷的画艺师法于宋元以来,尤其是元代文人纸本或绢本画;而追求的是施彩浅淡,画意幽远的艺术风格。

浅绛彩瓷的画艺受到了元代黄公望以及董其昌、“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及恽寿平的影响,其中以受元代黄公望、王蒙的浅绛山水的影响为最为明显。

浅绛彩瓷画不但仿摹浅绛山水画的用色,还追求文人画淡抹轻染的色调,不似以往的粉彩、五彩瓷那样发色艳丽、浓重,而是淡雅、秀丽。

相关书籍

《中国浅绛彩瓷》

作者梁基永君,出生于广州一世家,其实族在清末以经营外销瓷著称。自幼受家庭重陶,喜爱书画、文玩之类。他在大学管理系毕业后,但报社记者。梁君擅长书画,业余时间笃嗜艺术品收藏,所蓄书画、陶瓷之中不乏精品、珍品。

该书旨在弘扬中国古代瓷绘艺术,篇幅虽不多,但这是迄今第一本研究、探索瓷绘绝技——浅绛彩的专著。它的出版对于陶瓷界、美术界同好,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幸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