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作者:(法)巴尔扎克著,丁世忠译
ISBN:10位[7500786425]13位[9787500786429]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7.00元
内容提要《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过去在我国中小学生中大概是“耳熟能详”的。几十年前,它被认为是揭露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好教材。
撇开对巴尔扎克如何全面评价的问题不谈,至少可以指出:同任何伟大作家一样,我们不应忽略其作品的文化积累价值和认识价值。
在本书里,作者不单塑造了守财奴葛朗台老头的丑陋形象,而且绘声绘色地刻画了欧也妮·葛朗台、以及作为其配搭和反衬的堂弟夏尔。笔者以为,仅仅是欧也妮优美动人、忠厚笃实的肖像,就足以成为介绍本书的理由。那是作者的得意之笔,也正是他在卷首题词(借虚构的“马利亚”)中,以“画龙点睛”的方式,要向我们吐露的衷肠。
巴尔扎克当然不是“全才”和“完人”。在其匆忙而短促、靠每天喝五十杯咖啡提神而写作的一生中,似乎不曾拨冗专门为青少年讲故事。但这不要紧,青少年朋友们,就请好好读一读《欧也妮·葛朗台》吧。
如果有兴趣,也请你们看看《高老头》、《双重家庭》、《幻灭》吧。在那里,可以找到那个时代另一些青少年的“众生相”。
为此,译者怀着满腔热情,完成了这个“老故事”的重译工作,希望青少年朋友认可,至少能够“明白畅晓”地一读到底。
目录主人公到底是谁
老箍桶匠
巴黎来的堂兄弟
少女恋情
吝啬鬼煞费心计
苦难家庭
忧患人生
尾声
译后记
作品人物分析葛朗台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临终前也不忘吩咐女儿看住金子。他做起生意来是个行家里手,常装口吃耳聋,诱使对方上当受骗而自己稳操胜券。他家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定量分发。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他置之不理。作者笔下的这一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老葛朗台与传统的守财奴的形象不大一样,它不仅热衷于守财,更善于发财,他精于算计,能审时度势,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一定会果断出击。索漠城里,谁都尝到过他的厉害,但他们反倒更敬佩他了,把他看成索漠城的光荣,这是因为金钱在当时社会具有无边的魅力。老葛朗台死后,虽然欧也妮.葛朗台有了一大笔遗产和收入,可是她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她也是精打细算地,积攒了许多年的家产,有人说她和她的父亲一样吝啬。可是,她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她和她的爸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编辑推荐《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极为成功地塑造了老葛朗台这样一个凶狠残忍、贪财好利而又悭吝成癣的资本家形象,展现出了资本家的无穷贪欲和冷酷无情;揭示了在人的家庭幸福和道德品质上金钱的巨大破坏力量;提示了资产阶级的血腥发迹史和由金钱崇拜带来的社会丑恶和人性沦丧。小说把心理分析、风俗描绘、细节刻画、人物塑造、哲学议论融为一体,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标志着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
精彩段落他依旧驻足在索莫城的古色古香街,将犀利的目光撒向熙熙攘攘的人群。目光像千把冰刀,足以刺痛千千万万人的心,让人不寒而粟。他鼻子上的肉瘤不仅微微抖动,他很自信地认为他们辛勤忙碌的成果早已被兑换成小金币装入他的小金库。
葛朗台转身消失在古色古香街的尽头。
“叮当,叮当——”门铃被拉响了。拿侬放下手中的活忙去开门。
“老爷,您回来啦!”
“回来啦,回来啦!”葛朗台有些雀跃,想必是又有财神送财了,因为只有钱财才能让他两眼放光。
葛朗台大步走向简陋的大厅〈了解葛朗台的人知道这间房子“陋而不陋”〉。
瘦骨嶙峋的葛朗台太太穿着葛朗台“买”来的“新”衣服,站在大厅。她垂下头,有些恐惧,她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我想陪女儿去巴黎旅游,在我死之前,完成她的一个愿望,也是我的最后一个愿望。希望老爷能同意。”葛朗台太太鼓起勇气说道。女人是脆弱的,可妈妈是坚强的。
“旅游,嗬嗬!旅游?去巴黎旅游!”,他悠悠地冷笑道并讽刺地说道,“那是愚昧的文人的癖好,作为一个商人是不允许钱被花在旅游上的。”他暗想:那不是抹杀我的脖子嘛!
“老爷,你知道我已命不久矣,我只希望能完成女儿的一个愿望。求求你答应我吧!”葛朗台太太脸色苍白而显得无力。
“不行,不行!”葛朗台态度坚决。
“我真后悔当初怎么会嫁给你!”
“你喜欢过我吗?你是喜欢我的钱吧?我不怪你,谁都喜欢钱的,钱可是个好东西啊!”他调侃地说道,并不时地玩弄着口袋里的金币,金币发出悦耳的声响。
“我——,我——,你你——”葛朗台太太气的说不出话来,一手按着椅子,一手按在胸口。
“你别装了。啊!啊!你还学会了哑巴啊!不愧是夫妻,可这招我用烂了。”葛朗台蔑视地、自豪地说道。因为他曾经从犹太人那里学回了结巴,成为他商业生涯中成功的一大秘诀。
“妈——,”欧也妮悲痛的喊道,她看到母亲将白色的手帕染成鲜红。她送走表弟夏尔,旧的泪痕尚未消失,又添新痕。
“爸,快送妈妈去医院啊!”欧也妮恳求道。葛朗台露出不屑的表情,站在一旁无动于衷。
拿侬听到小姐的哭声,飞快地跑到大厅,她惊呆了。于是,二人一起恳求葛朗台把太太送到医院。最后,葛朗台妥协了。他吩咐架车的拿侬向西边的医院奔去,因为他知道那儿有一家便宜的医院。
三天后的傍晚,葛朗台太太带着悲伤去世了。临死前,她告诉欧也妮:“幸福只应天上有,将来你会知道的......”
作者简介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829年3月,第一部成功之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问世。1833年,结识韩斯迦夫人;发表《乡村医生》、《欧也妮·葛朗台》。1834年,完成《高老头》等,赴维也纳与韩斯迦夫人相见。1841年,将作品总称定为《人间喜剧》。1850年3月14日,同韩斯迦夫人结婚。1850年8月18日,逝世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