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湄洲,湄洲湾,湄洲湾港。
湄洲湾位于福建省东海岸的中部,莆田市仙游县和泉州市泉港区两地交界处,与台湾基隆港隔海相望,是闽台两省相距最近而又最大的一对姊妹港,亦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多泊位天然深水良港。
湄洲湾三面为青翠连绵的小山环抱,湾口朝东南方向敞开,湄洲岛以及附近的石岛等,宛如一串美丽的项链,撒在湄洲湾与东海之间,横亘在湾口北半部,成为湄洲湾的天然屏障,使湄洲湾成为避风良港。七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把开发湄洲湾列入全国贸易港口建设计划。赵紫阳、李先念等也先后来湄洲湾视察。 目前,湄洲湾将建设成为一个对外贸易的大型商业港口以及多种工业并重的工业基地。各项建设正在紧张进行着,游客很快就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世界东方大港的壮观景象。
湄洲湾海波浩瀚澄碧,附近石奇岩峭,山环水绕,风景如画。明代有人在此修建园林亭榭,历史上曾是莆田沿海的一大旅游胜地,如今尚存不少崖刻的书法和画像。有关部门将计划在此建设海上公园、疗养院、海滨浴场等,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海滨游览、休养胜地。
湄洲湾具有港阔水深、岸线长、航道宽、风浪小、不淤不冻、防护条件好、陆域大等特点。湄州湾三面环山,湄州岛横亘湾口;往湾内5海里,盘屿、大竹屿、小竹屿、小霜屿等呈东北—西南排布;再往内7海里 ,有罗屿、横屿和洋屿平列,形成三道屏障,避风避浪条件极好。湄州湾深入内陆约18海里,航道既长且宽。沿岸有多处深水岸段,其中北岸的秀屿,水深10~16米,深水岸线长约2000米;南岸的泉港,水深10~20米,深水岸线长达2400米。两者深居内澳,建港条件最优越,5万吨级轮船可自由进出,10万吨级轮船可趁平潮进出。在黄瓜屿与斗尾一带可停泊30万吨级船舶。秀屿一侧陆续建成3000吨盐业转运码头、5000吨商业码头和1000吨方舟煤码头。整个港口年吞吐量达120万吨。肖厝一侧正在建设万吨货运码头,并将建设250万吨的炼油厂等。随湄州湾的开发,港口秀屿拆船厂已形成年产1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铁路未接通之前,湄州湾对华南和长江流域各港埠起着分流转载作用。
到湄洲岛旅行,最好避开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因为每当这个时候是朝圣旅游高峰,交通与住宿都很拥挤。
湄洲湾港口一体化启动

新年(2009)伊始,湄洲湾港口管理局筹建组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此举旨在因应海西建设发展和对外海上直航需要,标志着湄洲湾港口体制一体化进入实施阶段。
湄洲湾北岸秀屿港与南岸肖厝港均已列为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首批开放港口。但囿于诸种历史因素,两个港口各属莆田市与泉州市管辖,形成“一湾两制”尴尬局面,成为湄洲湾整体发展障碍。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湄洲湾港口体制一体化,组建湄洲湾港口管理局,统一整个港区名称、机构、规划、建设、管理、引航、服务等各项工作。
而湄洲湾港口管理局筹建组办公室将负责湄洲湾港口管理局、湄洲湾港口开发公司组建,协调处理莆田、泉州两市港口管理局在港口一体化涉及职责范围、管理人员调整等有关问题,并完成与两市港口管理局交接。据介绍,此项一体化工作事关海西建设大局,届时将使湄洲湾港全面发展成两岸海上直航,为台湾提供中转服务、面向亚太的门户港口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