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13防空导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发展过程:

箭-10 9K35式地空导弹系统是一种全天侯机动式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北约称之为SA-13 金花鼠。该导弹系统于70年代初在“箭-1”基础上研制而成,1975 年开始服役,它主要用来取代“箭-1”(SA-9) 导弹系统,用于对付飞机、直升机、精确制导弹武器和无人飞行器等低空目标。

性能特点:

①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导弹采用全程红外寻的制导,导引头灵敏度高,抗人为和背景干扰能力较强。

②防护能力较强。发射车车体低矮,乘员不易遭杀伤或遭武器袭击。

③火力密度较大。采用四联箱式发射,除待射弹外,还有4枚备份弹。

④自动化程度高。整个系统只需1个人操纵,射手可实施短停顿射击。

主要改型:

该导弹系统有两种改进型:

箭-10M2,主要改进是将导弹战斗部由5千克的爆破型改为2.7千克爆破型和100 块杆状预制破片型。

箭 -10M3, 采用光学图像对比和双波段被动红外相结合的双模方式。采用光学图像对比通道时,目标捕获距离 2 ~ 8 千米;而采用红外通道时,目标捕获距离 2.3 ~ 5.3 千米。该导弹可以迎头和尾追攻击目标,并具有良好的抗红外诱饵干扰能力,其战斗部为预制杆式杀伤爆破战斗部,质量 5 千克,采用触发 / 主动激光近炸引信系统,引信的作用半径为 4米

基本数据:

箭-10

射程 0.8 ~ 5 千米

射高 25 米~ 3.5 千米

制导方式 被动红外寻的制导

基本载弹量/辆 8

系统展开时间 40 秒

导弹再装填时间 3 分钟

反应时间 7 ~ 10 秒

弹径 120 毫米

弹长 2200 毫米

翼展 400 毫米

导弹质量 39.5 千克

筒装导弹质量 70.2 千克

战斗部类型 / 质量 爆破 /5 千克

动力装置 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导弹发射箱尺寸 2330 毫米× 290 毫米× 290 毫米

导弹最大飞行速度 680 米/秒

杀伤半径 5 米

引信 触发 / 主动氙气管近炸引信

载车公路最大速度 61.5 千米 / 小时

载车水中最大速度 6 千米 / 小时

载车公路最大行程 500 千米

箭 -10M3

射程 0.2 ~ 8 千米

射高 10 米~ 3.5 千米

制导方式 双模式被动光学图象对比 / 红外制导

基本载弹量/辆 8

系统展开时间 40 秒

导弹再装填时间 3 分钟

反应时间 7 ~ 10 秒

弹径 120 毫米

弹长 2200 毫米

翼展 400 毫米

导弹质量 42 千克

筒装导弹质量 74 千克

战斗部类型 / 质量 杀伤爆破 /5 千克

动力装置 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导弹发射箱尺寸 2330 毫米× 290 毫米× 290 毫米

导弹最大飞行速度 680 米 / 秒

杀伤半径 5 米

引信 触发 / 主动激光引信

载车公路最大速度 61.5 千米 / 小时

载车水中最大速度 6 千米 / 小时

载车公路最大行程 500 千米

作战运用:

南联盟在抗击北约空袭中部部署了该型导弹、作战效果不详。

识别特征:

①采用 PT-76 水陆坦克底盘,船形车首, 6对大直径负重轮,轮辐呈花瓣状。

②导弹发射箱四联装,对称于圆形天线两侧配置,各两枚,箱体径向由 8 部分组成,发射架位于车体中部偏后。

③导弹采用钝形弹头,圆柱形弹体,采用三组控制面,第一组位于弹体尾端, 4 片,上小下大矩形组合,第二组位于第一组前端, 4 片,直角梯形,前缘后掠。第三级位于弹头后部,与第一、二组间距较大, 4 片,三角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