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培养单位,组成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5 个一级学科专家组,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师资队伍包括 81 位教授、38位副教授,13位院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以信息传输与处理、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研究为主,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信息科学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主要研究领域有:数字通信、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网络、模式识别等科学技术创新和国际前沿技术的跟踪。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防十五项目等研究任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有五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实行“研究助理”、“教学助理”、“管理助理”及奖学金制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1年7月成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班子的组成是:院长栾恩杰教授、谭铁牛教授、常务副院长凃国防教授、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黄庆明教授、副院长孙应飞教授、唐志敏教授、冯登国教授、党总支副书记李恒光高级实验师。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师98人,其中教授66人,副教授29人。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共有18个专业。目前设置了94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86门专业课、2门学科综合课(信息科学系列讲座)、7门公共选修课。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三个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对口的研究所都是国内外有声誉的研究所,例如计算所、自动化所、软件所、电工所、电子所、声学所、空间中心、网络中心等25个研究所。2001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招收的393名研究生大多数来自国内名牌大学,生源良好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优势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