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官名。《周礼》谓夏官司马所属有方相氏,设狂夫四人,方相,旧注谓系放想可畏怖之貌。所谓“放想”,仿佛想象之意。 《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方相氏,上古嫫母之后。黄帝巡行天下,其妻亡于道。黄帝令嫫母监护,立为方相氏。《史记》在这里,方相氏的意思是“防孝氏”的意思。
说明狂夫,没有爵的武士。四人身披熊皮,头套面具,上有黄金铸成的四目,上衣玄色,下裳朱色,执戈举盾,率领众隶,驱逐疫鬼精怪。
形象除了上图中官服形象以外,汉画像石中的方相氏通常是这样一种形象:人身兽足,似熊非熊,瞠目张口,赤身裸体,下蹲,作奔走捉拿状,是墓室中打鬼头目的象征。
汉墓室砖画方相氏与葬礼如遇大丧,举行葬礼,也由方相氏出马,率领众神兽,以上述同样的方法在墓地驱赶一种叫"方良"(即魍魉)的"好食人肝脑"的厉鬼。送葬时打鬼有专制的四马拉车;打墓室的鬼就是先入墓室,用戈在墓室四角赶打。
《周礼》:‘方相氏葬日入扩,驱魍象。’魍象好吃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墓测以禁御之。
方相氏与傩舞方相氏是中国古代傩祭(一种驱鬼巫术仪式)的主持者。在远古时代,原始先民对于人类自身的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着迷惑和畏惧,以为是某种厉鬼作祟。每遇此事,便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点燃火烛,戴着恐怖的如同"饕餮"(传说中一种贪婪凶残的猛兽)面具,跳着勇猛激烈的舞蹈,嘴里不住地发出"傩"、"傩"的呐喊声,以吓退厉鬼,这种驱鬼仪式就叫"傩"。方相氏就是"傩祭"的司仪官。
后人把带着面具的方相氏形象直接认为是方相氏本人的形象,如今的傩戏面具中,大部分都是以方相氏作为原形。方相氏由官职名词转化为形象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