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黑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了要形成黑洞 质量越小 物质压缩后的密度就越高 高密度时产生强大的压力与收缩相抗衡 然而比太阳质量还小的黑洞在现代宇宙中是不可能形成的 但是在宇宙开始膨胀时有很高的密度 查儿多维奇和伊戈尔.诺维科夫在1967年 霍金在1971年 都曾设想在宇宙膨胀的早期阶段可以产生黑洞 他们可以有小质量 这样的黑洞就称为太初黑洞。

尺度比原子核小的黑洞称为太初黑洞

当一颗质量相当大的星体之核能耗尽(超新星爆发)后,残骸质量比太阳质量高3倍的恒星核心会演化成黑洞(若中子星有伴星,而中子星吸收足够伴星的物质,也能演化成黑洞)。在黑洞内,没有任何向外力能维持与重力平衡,因此,核心会一直塌缩下去,形成黑洞。

当物质掉进了事界,纵使以光速计算,也不能再走出来。

爱因斯坦以几何角度把黑洞解释为空间扭曲的洞,物质随空间而行,如果空间本身就是洞,是没有物质可逃出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