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plosion
一、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具有声响的现象叫做爆炸。爆炸也可视为气体或蒸汽在瞬间剧烈膨胀的现象。
二、分类:
1、物理性爆炸
这种爆炸是由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爆炸的现象称为物理性爆炸。例如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引起的爆炸,锅炉的爆炸,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等。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2、化学性爆炸
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可分三类。
(1).简单分解爆炸
引起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于爆炸物质本身分解时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有叠氮铅、乙炔银、乙炔酮、碘化氮、氯化氮等。这类物质是非常危险的,受轻微震动即引起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
这类爆炸性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低,所有炸药均属之。这类物质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时供给。各种氮及氯的氧化物、苦味酸等都是属于这一类。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均属于此类。这类物质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如爆炸性物质的含量,氧气含量及激发能源等。因此其危险性虽较前二类为低,但极普遍,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
3、核爆炸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的连锁反应,在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形成高温高压并辐射多种射线,这种反应称为核爆炸。
三。其它
1.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气体由于瞬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压强,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时形成爆炸。
2.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一种在限制状态下系统潜能突然释放并转化为动能而对周围介质发生作用的过程。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核炸药爆炸兼有二者,常规炸药的爆炸则均属于化学爆炸,反应的放热性、快速性和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是决定化学爆炸变化的三个重要因素。放热提供能源;快速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释放能量,构成高功率;气体则是做功介质。炸药的爆炸变化分为爆燃和爆轰,前者是火药释放潜能的典型形式,后者是炸药释放潜能的典型形式。
3.爆炸就是指物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快速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压缩能,且使原来的物质或其变化产物、周围介质产生运动。爆炸可分为三类:由物理原因引起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如压力容器爆炸);由化学反应释放能量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爆炸(如炸药爆炸);由于物质的核能的释放引起的爆炸称为核爆炸(如原子弹爆炸)。民用爆破器材行业所牵涉的爆炸过程主要就是化学爆炸。
4.均相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在密闭的容器内局部着火时,由于燃烧反应的传热和高温燃烧产物的热膨胀,容器内的压力急剧增加,从而压缩未燃的混合气体,使未燃气体处于绝热压缩状态,当未燃气体达到着火温度时,容器内的全部混合物就在一瞬间完全燃尽,容器内的压力猛然增大,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现象称为爆炸。
5.空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的爆炸,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等,都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而且这些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但是爆炸并不都是跟氧气起反应,如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就是一个例子。同时,爆炸也并不都是化学反应引起的,有些爆炸仅仅是一个物理过程,如违章操作时蒸汽锅炉的爆炸。
罗马尼亚经典老电影《爆炸》


导 演:米尔恰·德勒甘
主 演:格奥尔基·迪尼克 托马·卡拉玖 拉杜·贝利甘
上 映:70年代
地 区:罗马尼亚
颜 色:彩色
内容简介:
本片取材于真人真事,反映了罗马尼亚加拉茨市人民为防止一次严重的爆炸事件,保护全市人民生命和财产而进行的一次战斗,歌颂了工人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浓雾弥漫的多瑙河上,加拉茨港的一支值班小艇发现巴拿马货轮“波塞顿”号起火燃烧。船上装的4万吨化肥----硝酸钠如果燃烧爆炸,会摧毁整个加拉茨市。在货轮上,石油工人吉卡等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救火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并尽力营救一名男巴拿马水手和一个青年妇女。当货轮经过造船厂厂区时,聚集在岸上的工人纷纷跳入水中,自动上船灭火,把一袋袋化肥投进河里,以减少爆炸的危险性。救火过程中三位同志牺牲了,但未引起货轮的爆炸。存放化肥的船仓温度已接近300℃。情况非常危急,当货轮被拖到远离城市的一个小岛附近(吉卡的家就在此岛上)时,党委书记命令大家离开了“波塞顿”,这时吉卡发现巴拿马水手及其女友仍留在船上招手求救,就又只身返渡登上随时可能爆炸的货轮,终于把他们救了出来,自己也安然脱险。
最后,货轮“波塞顿”虽然爆炸了,但城市未受损失。吉卡回家时受到了全家人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