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jīn)
1-(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2-同本义
津,水渡也。——《说文》
又东至于孟津。——《书·禹贡》
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水津注·河水》注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3-又如:津梁(渡口的桥梁);津人(在渡口以摆渡为生的人);津门(在河流渡口所设置的关隘);津吏(掌管桥梁及河流渡口的官吏);津主(在关卡或渡口检查商旅货物的官吏);津要(渡口要地。比喻险要的交通据点);津逗(渡水口);津逮(经渡口过河而到达目的地。后常用以比喻为学的门径);津亭驿馆(渡口和驿站的亭馆)
4-生物的津液;口水 [saliva]
津,液也,汁也。——《三苍》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胶醴论》
令人望梅生津。——陆佃《埤稚·芥》
5-又如:津沫(口中津液;涎沫);津唾(唾液)
6-水陆要隘 [communications hub]。如:津通(水路通达。即流通);津隘(关津要隘)
7-途径;门径 [way]。如:津路(途径);津涂(亦作“津途”);津径(门径)
8-涯,岸 [bank]
日出九津。——《吕氏春秋·求人》。注:“崖也。”
9-又如:津岸(涯岸;水边);津涯(岸;水边);津步(码头)
10-水 [water]。如:津水(水涨溢,泛滥);津流(水流);津通(水无阻滞的流动);津路(水路);津渚(水边)
11-桥梁。喻职位、地位 [bridge]。如:津桥(桥梁)
12-天津。中国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的简称 [Tientsin]。如:京津唐地区
13-汗,由汗腺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perspiration]
那魔头看见,就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西游记》
14-工资以外的额外所得或赏金、小费 [fee]。如:津贴
天津市的简称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15-日本本州中南部港市。三重县首府。在伊势平原的中央,临伊势湾。人口14.8万(1986)。古代作为港市兴起,后因地震荒废。十六世纪中筑城。1889年设市。工业有金属加工、电机、食品、纺织等,还有造船厂。有津城旧址等名胜古迹。
津
①生理学名词。系人身体液的组成部分,体液之清而稀薄者。来源于饮食,随三焦之气出入肌肤腠理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津出腠理则为汗,下达膀胱即为尿。若腠理闭,津不能出,则下降于膀胱而小便增多;反之,汗多则津不化水下行,小便就会减少,由此而进行生理性的体液调节。病理上,津伤者汗尿减少,面汗尿排泄过多则伤津。《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②指唾液。
③水汁、水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材木流津。”
④过盛,淫溢。《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