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1959年9月生,安徽歙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1988在年北京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现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培训部主任,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理事/专家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易学与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医古文知识》常务编委,《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编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
1.易学哲学研究:在《周易》哲学、易学与儒道佛的关系研究方面,提出"易贯儒道禅""易道是中华文化主干"的观点。主编第一部《易学大辞典》和《易经应用大百科》,出版《易道主干》等4本易学专著,发表易学哲学论文30余篇。
2.中医哲学研究:探讨中医学的方法论、本体论和价值观,中医文化史、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学术思想特征,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主编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此为第一部中医哲学教材。发表中医哲学和中医思想史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易学与中医学》获首届全国中医优秀著作奖。
3.中医文献研究:探讨中医文献的训诂、考据。主编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医古文》以及配套教材《医古文译注》,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余篇。
4.养生学研究:对儒道佛医四家的养生理论、历史及其现实作用有较系统和深入研究。基本完成美国人类学基金会资助项目《北京市民养生观念和实践调查与研究》,在国际权威杂志《CULTURAL ANTHROPOLOGY》发表论文,并被SSCI收录。出版专著《中华养生智慧》和《金丹养生的秘密》。专著:
《易道主干》;
《易图探秘》;
《象数易学》;
《易学与中医》;
《阴阳五行--从哲学到医学》;
《名家论坛-周易管理》.
《名家论坛-周易管理》内容介绍:
第一讲 大易精神与管理哲学
乾卦精神(儒家精神) 坤卦精神(道家精神) 乾坤精神(中华精神)
第二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一”——太极管理
“一”——太极——象征最高主管 “一”的领导艺术——贵在“时”
第三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二”——阴阳管理
“二”——阴阳——象征上下级 “二”的管理艺术——贵在“应”
第四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三”——天地人管理
“三”——天地人——象征上中下级 "三”的组织艺术——贵在“位”
第五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五”——五行管理
“五”——五行——象征五种能力 “五”的平衡艺术——贵在“中”
第六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八”——八卦管理
“八”——八卦——象征八种状态: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的变化艺术——贵在“和”
第七讲 《周易》管理六字法则:
“零”——无极管理
“零”——无极——象征管理的最高境界
“零”的经营艺术——贵在“神”
第八讲 易经预测应用
如何运用易经原理推测人心 易经预测模型:梅花易数
现场玩“易”:八卦取卦与解卦模拟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智慧答疑 ……
主编:
《易学大辞典》;
《易经应用大百科》;
《易医文化与应用》;
《易学文化丛书》。
合著:
《中医药文化通览》;
《儒道佛与中医药学》;
《新安医学研究》。
张其成家人
李济仁、张舜华夫妇是著名的中医专家,新安医学“张一帖”传人。在新安医学的世医家族链中,“张一帖”一家被公认为历史最悠久、当代影响最大的家族。从宋代张扩始,到第四代张杲著成《医说》,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从明代张守仁始称“张一贴”,其后人张舜华、李济仁、张其成等传承衣钵至今,久盛不衰传为杏林佳话。其事迹享誉海内外,并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辞典》、美国《国际杰出成就人物》等辞书收录。
李济仁(1931年生) 、张舜华均为皖南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李济仁是全国首批 500 名老中医之一,伉俪均入选“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在全国实属罕见。尤其是他们育有五个子女,竟有三个儿子相继成为博士后,四个子女评为教授。 “ 一门三博士,两代六教授 ” ,一时传为美谈。
长子张其成 (1959年生) ,著名易学家,中医学家。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会长 , 中华中医药文化研究会会长。曾获国家教委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长女李艳(1961年生),皖南医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文化研究会理事,安徽省中医风湿病研究会理事。
次子李梃(1965年生),安徽中医学院毕业,定潭“张一帖”实际传人,医术高超,闻名省内外。
三子李标(1967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博士,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洪堡学者,香港科技大学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7 岁担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副研究员,现为美国夫朗霍夫中心项目经理。曾获美国陆军研究中心研究奖、夫朗霍夫特殊研究发展奖、波士顿大学技术发展奖、洪堡研究会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等。
四子李梢(1973年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清华大学生物信息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
《中华文明大讲堂--中华养生大智慧》内容简介

一、解读古人长寿养生的秘诀
二、人身三宝——精气神
1、生命的基础——精
2、人活一口气
3、养生的关键在调神
三、历代皇帝养生。
历代皇帝:从秦始皇算起,直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中国经历了346 位皇帝,其平均寿命是41岁。年龄段:20岁以下的有28人……
四、养生在于内求
中国人的健康观——和谐
养生总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和谐三层面: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形神合一
整体观念:内外结合、动静结合、药食结合
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故宫文化解读:太和·中和·保和
《黄帝内经》中的中国式养生
《上古天真论》第一段:养生四个方面
养生三要:养精、养气、养神
五、人的生命周期
一个人的春夏秋冬
婴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
孔子人生“三戒”
六、人的不同体质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第一是精神方面,以静阳为主。
第二,形体运动方面,不要去做太剧烈的活动……
第三,在饮食方面,偏阳性体质的人,要多吃一些……
七、饮食养生
孔子饮食观——九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苏东坡饮食观
饮食分类——五行
食补与药补
八、起居养生
1、居处的选择与调整——“风水”
四正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九、四季养生
春季养生:夜卧早起,心情平静
夏季养长:夜卧早起,最忌发怒
秋季养收:早卧早起、安逸宁静
冬天养藏:早卧晚起、收敛精神
一年养生的关键时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四季养生的总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十、人身小宇宙:五脏六腑
人体是一个小天地
身体就是一个国家
进入人体的好风水
故宫的建筑与五脏
中医为什么称“左肝右肺”
《周易管理之太极、乾坤管理篇--名家论坛第27部》
出 版 社:齐鲁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20日

[1][2]盘数: 8盘VCD
各讲主要内容:
第1讲周易的历史形成
第2讲周易的文化地位
第3讲八卦与太极思维
第4讲六十四卦与人生定位
第5讲“一”代表太极,象征最高管理
第6讲太极管理的领导艺术贵在“和”
第7讲太极思维在企业战略定位的作用
第8讲太极思维与企业文化建设
第9讲企业文化与最高主管的个性特征
第10讲 企业文化与人生终极目标
第11讲 国学管理与修心开智
第12讲 周易第一卦--乾卦
第13讲 从乾卦六爻的规律看易道思维
第14讲 乾卦精神--自强不息
第15讲 乾卦揭示了阳性管理法则
第16讲 两仪管理的领导艺术贵在“天人合一”
第17讲 儒家智慧指导阳性管理哲学
第18讲 周易第二卦--坤卦
第19讲 坤卦精神--厚德载物
第20讲 坤卦揭示了阴性管理法则
第21讲 道家智慧指导阴性管理哲学
第22讲 泰卦与否卦的管理启示
《黄帝内经--养生大道》内容提要:
《黄帝内经》流传千年,被奉为中华传统医学的“圣经”。张教授通俗讲解娓娓道来,揭开《黄帝内经》的养生大道。人只有了解自己的身体,顺应自然的法则,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增加生命的厚度,也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养生和保健。
本片体现了养生的高层境界,尤其对于收集了许多保健知识而无法锲入养生要领的人来说,给出了养生的要领和总纲,可说保健养生万变都不离其“宗”,这也是中华养生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