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废立

【拼音】:fèi lì

【释义】:1.帝王废置皇后﹑太子﹑诸侯或大臣废旧君立新君。 2.废弃或存置。

【语出】:《晋书·桓温传》:“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

【详细解释】

1. 帝王废置皇后、太子、诸侯或大臣废旧君立新君。

《史记·太史公自序》:“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废后王氏》:“后兄 守一 以后无子,常惧有废立,导以符厌之事。”《明史·后妃传一·景帝汪废后》:“ 宪宗 复立为太子,雅知后不欲废立,事之甚恭。”

2. 废弃或存置。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传论》:“於是互执见闻,各引师说,依据不同,遂成五部,时或不同,开遮废立,不无小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