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归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人们如何解释和推测他人或自己行为的过程和行为的原因的理论。所谓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恒常原则说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他在1958年所写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这一理论早期的最重要的文献。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大体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并提出共变原则,以说明人们的归因过程。他指出,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那么就可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例如,甲队总是负于乙队,而甲队总是胜丙队,乙队一般情况下总是战胜丙队,则甲队水平是中等。一定的行为结果总是同一定水平的技能相随而生,即技能与胜负共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