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与某种原子模型有关的磁学理论自从1903年起就由英国物理学家J.汤姆逊、W.佛科、P.魏斯等人发展起来了。在魏斯看来,我们应该有用于描述基元磁体的类似电子的“磁子”一词,使大钢棒磁化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S.J.巴涅特和L.J.H.巴涅特夫人首先用实验证明的,他们于1914年12月把这一发现送交美国物理学会。巴涅特解释说:“如果磁子有角动量,那么磁子将会有取向的变化,以便使它的转动方向跟根强迫转动的方向更加接近一致。”他于1915年期间对于转动速度和所产生的磁的强度的比率作了更好的测定。

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和W.革拉赫的研究实验给出了磁子存在的直接证据。他们发现了质子磁矩,并于194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