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前3世纪,印度的原始佛教在释迦牟尼去世100年后分裂形成许多部派,这个时期的佛教称为部派佛教。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看法的不同,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以僧团长老为主,思想传统、保守;大众部则以革新派比丘为主,较为积极和前进。上座部和大众部被称为“根本二部”,以后又从两个根本部中共计分裂出18部(根据南传佛教的说法)或20部(根据北传佛教的说法)。对戒律、教义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宇宙是实有的还是假有的?二、有我还是无我?三、释迦牟尼是人还是神?如原始佛教把存在(即“法”)分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类,而部派佛教把“法”分为“有为法”(即一切依缘而有生灭的事物)和“无为法”(即不依因缘本来不生不灭的事物)。在客观事物的有无、真假问题上,上座部各派偏重于说实有;大众部则偏重于说“空”,认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都没有实体。再如,原始佛教否认有“我”(灵魂),但同时又承认有业报轮回,因此在理论和逻辑上必然要承认有轮回业报的主体。部派佛教对此争论激烈,有的坚持无“我”的看法,更多的派别则是变相地承认有灵魂存在。另外,上座部把释迦牟尼视为教主,而大众部则认为释迦牟尼是万能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