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乡位于贵溪市境中部。东连河潭镇,南接罗河镇、雄石镇;西邻金沙乡、鹰潭市月湖区;北与泗沥镇毗连;东南与弋阳县以信江为界。
建国前夕属雄石区滨江、潜岭等乡。1951年属雄石区鲤塘、滨江乡和罗河区潜岭、黄坑乡,1958年属雄石公社洪塘、滨江大队和童家公社岭上大队及高峰公社象山大队,1961年属鲤塘公社和雄石镇,1963年属鲤塘、雄石公社;1968年属雄石公社;1970年属城郊公社和雄石镇;1981年属城郊公社;1984年5月改称滨江乡,从此正式设立滨江乡。
从1984年成立滨江乡以来,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仅为546.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为234万元,农业产值为321.2万元,财政收入仅为10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1.79元。到1996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2937万元,农业产值升为3400万元,工业产值升29537万元,财政收入升为2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616元。1997年工农业总产值为41189万元,农业产值升为3744万元,工业产值升为37445万元,财政收入为31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80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4710万元,农业产值达到4100万元,工业产值达50610万元,财政收入为270.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40元。
1985年工业产值仅为234万元,实现利税21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滨江乡的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1989年滨江乡包装袋厂建成,到1998年全乡乡办企业达到765家,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到约752家,工业产值升为50610万元,实现利税2240万元。分别为建乡时的216倍和107倍。
全乡现有耕地18153亩,水田14979亩,旱地3294亩,全乡人均占有土地5.68亩,人均占有耕地0.96亩,水面面积2540亩,林地25000亩,可造林地27000亩,水库总库容700万立方米,果园面积860亩。全乡以粮食、蔬菜、畜禽、水产养殖等产业为主。1985年建乡之初,农业产值为321.2万元。近年来农业得到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702.9吨,1996年农业产值达到3400万元,1997年达到3744万元,1998年农业产值达到4100万元。
1999年乡党委、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1999年3月前首次引进资金500万元,(其中:固定资金投资150万元,流动资金350万元)。由港商、陈遵彬和闽商陈月香合资兴建养鸡规模10万只的滨江蛋鸡场获得成功。成为建乡以来,首例引资企业。
全乡交通干道四通八达,浙赣铁路由东向西横贯全乡,皖赣铁路从东北方向沿西通过,206国道由西向东贯穿。乡内有贵神线、贵鸿线、贵河线、贵白线、贵塘线五条公路主干道。信江河由东向西流淌,水上运输发达,千吨级船舶可直达潘阳湖进入长江。贵溪火车站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正北,距乡政府所在地仅1.5千米左右,交通十分便利。通信快捷,到1998年每100户拥有程控电话20余部。
全乡共有小学9所,中学1所,到1998年止全乡在校教师202人,在校学生达3100人。近年来,该乡实施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8.96%,巩固率(小学)100%,脱盲率达97.5%,“两基”教育于1996年通过江西省验收达标。累计为各类学校输送人才140名。
自滨江乡卫生院1989年建立开业以来,到1998年乡共有各类卫生院、所25个,共有医疗技术人员45余人,有效地改善全乡人民的医疗条件。
滨江乡自成立以来,始终把计划生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常抓不懈,十五年来,出生率平均为10.5%,每年平均少生578人。随着计生政策的深入和人们生育观念转变,计划生育率逐年上升,1998年为97.3%,人口出生率达9%左右。
1994年12月滨江乡企办被评为鹰潭市乡镇企业十强乡(镇);
1995年7月滨江乡被江西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乡(镇)人民政府;
1995年11月滨江乡被评为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
1996年5月滨江乡被江西省统计局授予小康路上百名排头乡镇;
1998年滨江乡被省体委授予全省健身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
1998年滨江乡被省档案局评为省三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