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岚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雨中岚山

周恩来 1919年4月5日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

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

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

绕石照人

潇潇雨 雾蒙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

愈见娇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

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真愈觉娇妍

【赏析】这首诗是周总理来日本留学(1917年9月—1919年4月)回国前写的。

京都是与奈良齐名的日本另一个著名古都,岚山就在它的近郊。奈良的唐招提寺和东大寺的名字连着中国的一位高僧,而京都岚山的名字却连着中国的一位伟人。岚山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仿佛注定要产生一首千古绝唱,自从伟人游过此山并赋诗一首、一座镌刻这首诗的诗碑在此山立起之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从此不再默默无闻。这位伟人就是已故周恩来总理,诗的名字叫《雨中岚山》。

周恩来总理年轻时,为寻求救国道理曾来日本,在一次游岚山时,他吟出了《雨中岚山》。在这首诗里,他借景生情,抒发了振兴中华的伟大抱负。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有识之士、部分日中友好团体发起筹建周恩来诗碑的倡议,以纪念他为日中友好事业呕心沥血的伟绩。诗碑建成后,邓颖超同志还曾亲赴日本,为诗碑落成揭幕。 诗碑建在半山腰,由基座和本体两部分组成。基座是由数块未经丝毫打磨的大石头砌成,而石头与石头之间似乎也未使用任何粘合材料。诗碑本体也是未经打磨的一整块赭石色鞍马石,正面镌刻着《雨中岚山》,背面是诗碑发起人名单。整个诗碑的外观及结构,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纪念碑的高大华美,没有考究的雕刻工艺,没有对称悦目的立体几何图形。它的朴实无华,令人感到一种伟大深含其中,就像诗的作者,虽平易近人却让亿万人万分敬仰一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