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文名称: 1985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
研制国别:中国
研制时间: 1985
分类: E922.13
1985年式7.65mm轻型冲锋枪是自行设计的第二代轻型冲锋枪,已成为中国军队的制式装备。
研制始末枪机质量和自动机行程的确定。项目组通过摸底试验表明,枪机质量在200~700g之间均可完成自动循环任务。但根据800发/分左右的理论射速要求,项目组对枪机质量分别为400g、450g、500g、550g、600g、650g和自动机运动行程为80mm、90mm、100mm、110mm、125mm、150mm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搭配,最终选定了枪机质量550g和自动机行程100mm。
解决走火问题。针对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容易走火的缺点,设计了拉机柄保险,射手用左手握枪,右手对复进到位的拉机柄只要做一个“压转”90°的简单动作,就可以将枪机牢固地锁在机匣上,任凭是勤务使用中的跌落试验或军事训练中的摸爬滚打及实战中的跳跃等各种场合,都不会发生走火现象。
解决单打连问题。针对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容易出现单打连的故障,项目组对发射机构进行了多方案优化设计:有捷克58式冲锋枪的发射机构、79式轻型冲锋枪的发射机构、64式微声冲锋枪的发射机构、自由枪机式直动击锤方案的发射机构、靠扳机行程长短控制单/连发的双推杆发射机构、单推杆发射机构和双推杆发射机构等。最后选定了由两个推杆分别控制单发和连发的双推杆发射机构,这就从结构上避免了出现单打连的可能性,为保证将故障率控制在指标要求的0.3%以内奠定了基础。
复进簧的设计。85式轻型冲锋枪的复进簧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但其簧力调整到合适范围却是通过多次优化设计和摸底试验而得到的结果。
弹匣设计。原设计85式轻型冲锋枪和85式微声冲锋枪采用适合不同弹种的两种弹匣,当时对弹匣的最高点到弹膛中心的距离和前后位置、供弹角、报弹口长度和宽度、归中筋和前/后筋、托弹板和托弹簧等都进行了优化设计。但在85式微声冲锋枪已通过国家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后的“8411”会议上,军方突然提出4个问题:一是弹匣两枪通用;二是回转体的枪机和尾铁增设定位机构,以便于夜间分解结合;三是快慢机扳把改在右侧(原设计在左侧)以便于用握枪的右手食指扳动快慢机;四是通条随枪带。对此,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变动大(原项目组参加全过程论证的5人只剩下的1人和后来补充的几位新同志),但项目组下定决心解决这4个问题,其中弹匣两枪通用最难解决,它要适合弹长相差2mm的51式手枪弹和64式微声手枪弹,适合弹头形状分别为平头(51式改进弹)、尖头(64式微声手枪弹)、圆头(51式钢珠改进弹)和卵形(51式手枪弹)的4种枪弹。最终通过弹匣内腔前/后尺寸和供弹路线等关键部位的优化设计,较好地完成了军方提出的两枪弹匣通用等4个新要求。
枪托的设计。枪托优化设计重点体现在方案选择和结构设计上。在方案选择上,有无托、向上和向下折叠、向左和向右折叠等,通过对比和勤务性能等综合考虑,选择了向右折叠。在结构上突出了两点:其一是采用了前方和尾铁铆接、后方与托底板焊接的单杆无缝钢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存放通条,实现了通条随枪带的要求;其二是枪托折叠后的限制卡笋有磨损自动补偿的作用,可以使枪托始终保持最小的晃动量,有利于提高设计精度。
另外,在减轻质量、能量合理分配、美化外形和提高可靠性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设计。所以,在1984年9月20日~10月24日第一次进国家靶场就完成了85式轻型冲锋枪的变型枪85式微声冲锋枪的设计定型试验任务。至于85式轻型冲锋枪因扳机不复位而打道回府了。在1985年5月10日~5月29日第二次进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试验时,又因扳机不复位和连发挂机而停试。项目组总结前两次试验的教训,又对发射机构的可靠性进行了专题攻关和优化设计,最后于1985年8月20日~8月30日只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国家靶场的全部设计定型试验任务,创造了当时最短的研制周期(1982年1月6日~1985年8月30日,不算方案论证仅3年多的时间)和最短的试验时间(10天),并于1985年12月27日由轻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了设计定型而命名为1985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