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壶式之一,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最早为元景德镇青白瓷器。明清两代继续烧造。有青花、红釉、白釉器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明永乐红釉僧帽壶,高20厘米,口沿作成僧帽形,上配一圆形盖,口部有槽状流,腹部圆鼓,曲柄。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朝多仿永乐、宣德器,亦很精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