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边关的交易场所。关市原意是关与市的合称。《国语.齐语》说“关市几(稽)而不征”﹐《周礼.天官》九赋中有“关市之赋”﹐秦律中有《关市律》。但后来关市也指关下所设的市。汉代文献中的关市多指后者。这是一种设在边境关口从事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的贸易的市场。

西汉时﹐对匈奴﹑南越都设有关市﹐前者又称“胡市”。对匈奴的贸易系以内地的缯絮﹑金﹑钱﹑米、蘗酒等交换匈奴的牛马﹑裘革。对南越的贸易系以内地的金银﹑田器﹑马牛羊等交换南方的土产和珍宝异物。

关市由政府严格控制﹐定期定时开放﹐商人需持政府颁发的符传之类的许可证按规定品种数量进行交易。严禁从事违禁品的买卖﹐也不许输入禁物﹐违者罪重至死。擅自出边关走私的要处死。

关市的开闭与限制往往取决于汉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常影响到双方关系。汉初吕后曾下令禁止向南越输出金铁田器和母畜﹐引起南越和汉的战争。汉初直至武帝初年﹐为缓和匈奴的侵扰﹐亦屡通关市﹐以满足匈奴的需要﹐但仍禁止对匈奴输出铁﹑铁器和兵器。

汉代与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的陆路贸易尽管受到种种限制﹐但仍相当繁荣。新莽统治时﹐窦融据河西﹐姑臧(今甘肃武威)通货羌胡﹐一日合市多至四次。

东汉时﹐与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的陆路贸易仍相当发达。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北匈奴的贵族一次就驱牛马万余头﹐来武威和汉贾客交易﹐受到郡县的款待和东汉政府的优厚馈赠。东汉政府还曾长期在上谷宁城(今河北万全)开胡市与鲜卑﹑乌桓交易。西域方面﹐也出现“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盛况。

以后历代王朝﹐在边境平安无战事时﹐都在边关设市﹐与周边少数民族从事贸易﹐互通有无。关市有时亦称为“边市”或“马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