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臂丛由颈5至胸1的脊神经前支组成,有时胸2亦参与。主要支配肩及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组成臂丛神经的各部受损时,产生其支配范围内的疼痛,总称为臂丛神经痛(brachial plexus Reuralgia)。该病属于中医学“痹证”、“筋痹”、“肩臂痛”等范畴。
【臂丛神经痛的辨病论治】1.舒筋络酊(莪术、五味藤、虎杖、山豆根、薄荷脑)(欧彪,叶志文,周文元.舒筋络酊临床疗效观察.中成药,1997<1>:25~26)功效: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用法:每日喷涂患处6~8次,连用2天为一疗效,总有效率94.4%。2.百宝丹擦剂(孙永定,李金昆,文旭.百宝丹擦剂的临床研究.中成药,1997<2>:26~27)功效:散瘀止痛。主治:寒湿阻络证和瘀血阻络证的痹证,总有效率94.23 %。3.参桂再造丸(吴缉训,张丽敏.参桂再造丸治疗颈性肩臂疼痛综合征124例临床观察.中成药,1998,<1>:25~26)组成:人参,肉桂,黄芪,白术,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地龙,僵蚕,乌梢蛇,桑寄生,葛根,威灵仙,防风。功效:补气化瘀,温通血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主治:臂丛神经痛。用法:每天早晚饭后30分钟各服l丸,45天为一疗程。治疗180例,基本控制24例,显效72例,有效66例,总有效率90%。4.天宗穴复方注射液(许善霖.天宗穴复方注射液配合颈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0):589~560)
组成: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 2ml,维生素B12 1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2ml,0.9%氯化钠10ml。
主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用法:双侧天宗穴注射,部分病例配合颈痹汤治疗,总有效率97.7%。
【臂丛神经痛的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臂丛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以后者多见。以病损部位又可分为根性臂丛神经痛和干性臂丛神经痛。根性臂丛神经痛的原因有颈椎的各种病变、颈髓肿瘤、硬膜外转移癌等。干性臂丛神经痛的原因有颈胸出口区综合征、臂丛神经炎、颈部肿瘤、外伤、结核、肺尖部肿瘤等。病理改变的早期表现为神经问质水肿,髓鞘肿胀,晚期则以细胞浸润和神经组织轴突变性为主,各种原因导致的臂丛神经痛的共同特点是肩部及上肢不同程度的疼痛,可呈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加剧的疼痛,以夜间疼痛较为明显。在臂丛神经支配区内可有感觉减退、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腱反射减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分证病机如下:
风湿痹阻 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气候变化,冷热交错,以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加痹证。
寒湿侵袭 素体虚弱,寒湿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寒性收引、凝滞,湿行黏滞,故易出现筋脉拘挛,气血阻滞以成痹证。
瘀血阻络 气血筋脉受损,或久病亏虚,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瘀血内停,以致脉络痹阻而为痹痛。
湿热浸淫 感受湿热之邪,或素体阳虚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后易从热化,或因寒湿之邪郁久化热,湿热壅滞,筋脉弛缓,经气不通,气血阻滞而为痹证。
正气不足是痹证的内在因素,而感受风、寒、湿、热是引起痹证的外因,尤以风寒湿三者杂至而致病者较多。主要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臂丛神经痛的调摄护理】
急性期宜减少活动和提重物,使肢体适当的休息,可以用三角巾或绷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使肌肉紧张得以缓和,有助于减轻疼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减轻精神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保暖,防止寒邪侵袭,居住环境应通风,空气新鲜,阳光要充足,室内温度,湿度不宜过高,防止受凉感冒。嘱咐病人多休息,适当增强身体锻炼,如太极拳、广播操等,锻炼须因人、因病而异,适可而止,量力而行。饮食宜富有营养,多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忌食辛辣刺激、生冷以及肥甘厚腻之品,以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床铺要整洁,皮肤要干燥,勤换内衣,疼痛时可以热敷、熏洗、艾灸、穴位封闭、理疗等,同时可以配合各种综合性的辅助治疗如推拿、针刺、水疗、蜡疗、泥疗、药浴等。
【臂丛神经痛的分证论治】
1.风湿痹阻
(1)治法:祛风除湿通络。
(2)方剂:蠲痹汤化裁。
(3)组成:羌活lOg,独活lOg,桂枝10g,秦艽15g,海风藤15g,桑枝15g,当归15g,川芎10g,广木香10g,乳香lOg,甘草5g。
(4)备选方:①桂枝附子汤加减:桂枝lOg,炮附子5g,生姜10g,大枣lOg。②麻黄加术汤加减:麻黄10g,桂枝10g,炙甘草6g,杏仁5g,白术15g。③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桂枝10g,葛根10g,白芍15g,羌活15g,威灵仙20g,桑枝15g,白蒺藜10g,鸡血藤20g,地龙10g,甘草5g。④防风汤加减:防风15g,麻黄lOg,当归15g,秦艽15g,肉桂lOg,葛根10g,茯苓15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5g。
(5)加减:恶寒无汗加麻黄;局部畏冷明显者加细辛4g、制附片3g;疼痛较甚者加全蝎3g、蜈蚣6g、露蜂房6g;麻木者加鸡血藤12g;兼有发热者,加金银花15g、连翘20g。
(6)临证事宜:风湿痹阻不解,蕴久可以化热,若化热可参同湿热浸淫证候治疗。
2.寒湿侵袭
(1)治法:散寒除湿,疏筋通络。
(2)方剂:乌头汤化裁。
(3)组成:川乌15g,生麻黄6g,苍术15g,白术15g,生甘草5g,羌活10g,姜黄10g,当归15g,生白芍15g。
(4)备选方: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30g,苍术10g,麻黄6g,桂枝10g,羌活10g,制附片9g,威灵仙15g,全蝎5g,蜈蚣2条,甘草3g。
(5)加减:疼痛较重者,加制草乌6g、附子4g、乳香6g、没药8g;手指肿胀明显者,加茯苓12g、防己12g、萆薢20g;肌肤麻木者,加稀莶草15g、路路通15g;关节酸胀者,加晚蚕砂10g、海风藤12g。
(6)临证事宜:乌头有一定毒性,应用时应该注意,一般剂量在9~15g之间,并且要先煎20~30分钟,以解其毒性,如用量需再加大,则先煎时间要延长至2小时,最大用量以不超过30g为宜,如出现舌麻、头晕或脉结代等症状,即应减量或停用。
3.瘀血阻络
(1)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2)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
(3)组成:桃仁10g,红花10g,当归20g,川芎10g,秦艽15g,羌活15g,没药lOg,牛膝15g,地龙10g,桑枝15g,姜黄15g,甘草5g。
(4)备选方: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g,丹参10g,乳香10g,没药10g,连翘10g。
(5)加减:寒凝气滞所致之血瘀者,可加附片3g、桂枝6g;气虚所致者,可加炙黄芪20g、人参10g;阴虚者,可加生地黄12g、玄参12g、知母10g;兼有湿热征象者,可加苍术、黄柏各12g;疼痛剧烈者,可加全蝎5g、蜈蚣5g、露峰房10g、蜣螂虫6g;患肢冷者,加桂枝10g。
(6)临证事宜:瘀血痹阻的证候多因久病不愈所致,邪入于络而致气血凝涩不通,经治疗后,一旦瘀血征象好转或消除,应及时调整处方,以免久服耗伤正气。
4.湿热浸淫
(1)治法:清热利湿通络。
(2)方剂:四妙丸加减。
(3)组成:苍术10g,黄柏lOg,牛膝15g,薏苡仁20g,泽泻15g,车前子10g,独活10g,秦艽10g,地龙10g,伸筋草15g。
(4)备选方:①白虎桂枝汤加味:知母15g,甘草5g,石膏30g,粳米15g,桂枝10g。②宣痹汤合当归拈痛汤化裁:防己10g,晚蚕砂10g,薏苡仁20g,赤小豆10g,黄芩10g,连翘10g,栀子15g,滑石10g,绵茵陈10g,当归15g,知母lOg,羌活10g。③桑络汤加味:桑枝15g,络石藤15g,忍冬藤15g,赤芍lOg,木瓜10g,旆莶草15g,薏苡仁30g,全蝎5g,白芍15g,甘草5g。
(5)加减:高热口渴,汗出烦闷,脉数者,加生石膏、寒水石各30g;壮热不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g,芒硝10g;关节肌肉拘挛疼痛者,加忍冬藤、络石藤各15g,稀莶草12g,威灵仙15g;阴虚内热者,加生地黄、丹皮、地骨皮各12g;痛甚者,加海桐皮12g、姜黄15g;口苦明显,急躁易怒者,加龙胆草8g。
(6)临证事宜:如有表热证存在,如恶风、发热、咽痛等,可加用清热解表之品,如荆芥、防风、牛蒡子、桑叶、金银花、连翘等以取微汗为佳。
【臂丛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一、西医病症鉴别
1.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为慢性发病,发病过程较长,初起症状为经常性肩部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夜间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手部放射,但无感觉障碍,后期常有肩峰突起,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受限,以外展上举更为严重,x线检查常无异常,后期可见肱骨头轻度骨质疏松及肱骨头上移,肩关节造影可见关节囊腔明显变窄,腋窝部的囊腔皱褶部分消失。
2.肩峰下滑囊炎 肩部外侧疼痛和压痛,尤以肩峰下及三角肌有广泛压痛,疼痛逐渐加重,急性期可见肩部及三角肌前缘肿胀,随着病情的迁移和滑囊壁的增厚及粘连,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可有冈上肌、冈下肌与三角肌的萎缩,X线检查常为阳性,在钙化性滑囊炎时,可呈现钙化表现。
3.肩肱关节脱位 多有肩部外伤史。前脱位者,疼痛明显,常不愿活动肩关节,肩部成为平坦方肩,肩峰下空虚,可在喙突下及锁骨下触及肱骨头,Duga征阳性。后脱位者,临床表现不明显,肩胛冈下部可触到肱骨头,X线摄片有助于对肩肱关节脱位的诊断。
二、中医病证鉴别 痿证以肢体痿软无力为主症,以肢体痿弱不用、肌肉瘦削为特点,少有疼痛的临床表现。而痹证是由于正气虚弱,气血失调,营卫不固,以致风、寒、湿、热诸邪乘虚而入,阻滞气血经络而致脉络失养,不荣而痛,大多表现为肌肉、关节的疼痛。
如何才能真正不疼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