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龙名称: 许氏禄丰龙
拉丁文名: lufengosaurus huenei young
恐龙体长: 长4.5m 宽1.55m 高2.6m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植物
生存年代:三叠纪晚期--侏罗纪早期
生存地点:中国云南禄丰
辨认要决: 尾巴壮硕,牙齿短而密集
恐龙种类:蜥臀目·原蜥脚类
来 历
许氏,是指德国科学家许耐
简 介
许氏禄丰龙是中国所发掘最古老的恐龙类之一,与欧洲西部三叠纪晚期岩层中所发掘的板龙极为神似。禄丰龙的第一件标本是杨钟健教授在1941年根据一具完整的骨架描述命名的。到今天,总计有超过十具的禄丰龙复原骨架分别陈列在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与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这个属,体型中等,大约4.5到6公尺体长,具有小巧的头颅及相当长的颈子。前肢为后肢的三分之二长度,强而有力的前肢推测它能够直立二足式的行走;同时前肢虽然较后肢稍为纤细,但是推测有可能它可以用四足做近距离的短程移动。新近发现到的足印化石证实了这项推论。禄丰龙壮硕的尾巴在平衡头部躯体上有重要的功能。它们的牙齿短而密集排列,是典型的食植物性齿列。它的长颈得以觅食树梢嫩叶为食,同时也可能捕捉一些小型的昆虫及其它动物做为餐点副食。
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 huenei)是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原蜥脚次亚目(Prosauropoda)、板龙科(Plateosauridae)、禄丰龙属(Lufengosaurus)的一种。植食性,体长约5米,生活在中生代的三叠纪晚期--侏罗纪早期。化石标本发现于中国的云南省禄丰。许氏禄丰龙是中国所发掘最古老的恐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