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红包场是一种台湾的歌厅形式,多分布于台北市西门町徒步区的汉口街、峨嵋街、西宁南路上。

红包场起源于1960年代,当时针对由中国大陆来台的军官、军眷,模仿上海歌厅形式设立,一开始并无「红包场」的称呼,因为後来有听众为了鼓励自己喜爱的歌手,会直接将金钱包在红包袋中,上前献给演出中的歌手,渐渐的这类型的歌厅,被称为红包场。

早期红包场演唱的曲目多是1920-1950年代上海的流行歌曲,例如天涯歌女、舞衣、苏州夜曲、秋水伊人等,听众也多属于年纪较长的老兵,歌厅为了招徕客人,会为歌手另外取个「小周璇」、「小白光」等称号,歌手也会刻意模彷当时歌手的演唱方法。

但随著时代的演变和听众的转变,曲目也由上海时期,转为1950-1970年代在台湾、香港等地的流行歌曲,例如神秘女郎、情人的眼泪、意难忘、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问白云、甜蜜蜜。歌手的舞台肢体动作也较以往活泼。

红包场的消费不高,歌手多穿著华丽的礼服,舞台上下交流互动热络是红包场的特色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