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渣江镇渣江镇地处衡阳县腹地,东靠杉桥、集兵,北与石市、溪江、金溪接壤,西与三湖毗邻,南台源、长安接界。商贸非常发达,交通十分便利,是我县东北角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辖沐林、和睦、五四、大湖、秋溪、水波、马山、铺堂、明冲、石膏、水东、洪冲、荷溪、洲上、东风、赤石、湖溪、松市、大光、联谊、同庆、乌雅堂、水山、乌冲、官埠、官一、新锦、长岭、白马、三合、诗波、井塘、江冲、六印、唐福、众拱、谭溪、香冲、周冲、盐田、神和、黄柏、七星、石金、文德、太原、谢桥、山塘51个行政村,2个居发委员会,581个村民小组,非农业人口14117人,农业人口66365人,面积为149科方公里,耕地面积69659.2亩。
境内多紫色页岩地质,属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蒸水河、岳沙河两条水系穿境而过,两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渣江凌甸地形开阔,阡陌交错,素有“衡西小平原”之称,相传为蒸水河渣滓冲积而成,故名渣江。
渣江的各项建设发展迅速。小城镇建设不断扩大,由原来的一条老街发展到今天的“两纵四横”,城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和外来经商务工置业的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拥有三个大型综合市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组组通公路,农电整改普及率达78%以上。
境内大型水库--石狮堰水库担负着全镇三分之一农田的灌溉,由于年久失修,其功能已逐渐退化,2002年,通过国家水电勘查批准,国家投资780万元对水库大坝及附属工程进行维修,现已基本完工。湛渣线110仟伏变电站于2003年落户渣江。原渣江区医院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衡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并与1995年年被卫生部评为“爱婴医院”和“国家一级甲等医院”,标志着渣江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起点。
渣江人们勤劳善良,民风淳朴,尊老爱幼之风盛行,群众大都以耕作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工牧商等行业比较发达,各地以中心地段开辟集市,进行农副产品交易。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八乡十里的人们纷纷集中到渣江集赶集,谷称“赶八”,赶八起源于清朝,古有“立春五戊为春社”之说,主要是为一年的农业生产特别是春耕生产做准备,交易的产品以农贸、农具、耕牛等为主。赶八之日,人声鼎沸,万头攒动,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2002年央视经济频道《金土地》栏目和湖南卫视为渣江赶八作了专题报道,被誉为“中国农村的农博会”。
渣江的饮食文化底蕴非常厚,婚庆嫁娶丧等红白喜庆之时,“土头碗”、“假羊肉”及各类汤饮烹饪精美,色香味俱佳,香飘八方。祖传秘制的“霉豆渣”入口清香,并具有益气健胃之功效,深受各方人士的喜爱。“渣江米粉”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享誉三湘四水,渣江粉馆现已遍布江南各省市,登上了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