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村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良村镇良村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东北部,面积16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94个村民小组。耕地1.7万亩,山地17.12万亩。农林兼作,主要农产品为水稻、红薯,年产粮食6200吨。林产资源丰富、山上竹木茂盛。油茶面积约占山地面积的40%,素有油茶之乡称号,所产茶油纯净透明、芳香、健身,属绿色食品,享誉县内外。矿藏资源主要有莹石,储量400万吨,品位高、含量65度以上;钨砂储量260万吨,此外,还有铅锌、稀土、金等。

良村是革命老区,第三次反“围剿”主战场之一。1931年8月,毛泽东、朱德在良村约溪村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部会议,发布了“八·八”命令,在良村中洲村,毛泽东召开了红一方面军前委会议,红三军团在良村一带休整半个月,于9月初离良转移。

良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苏区时,良村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支援革命战争,据《兴国县志》记载,在册革命烈士848名。健在的红军老战士还有原中央军委工程兵部副政委、国家建设委员会革委会主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李良汉少将等多人。

为纪念在苏区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解放初期,在良村小山坡上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现已成为传统教育基地,供广大人民群众、中、小学生缅怀和瞻仰。1999年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曾来良视察,亲临第三次反“围剿”战场,缅怀革命烈士,并到烈士塔瞻仰。

解放后,党和政府关怀老区人民、支援老区建设,良村的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老区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建设较齐全,村村通公路、通网电;512门程控电话机,光缆传输线路,建有移动、联通电话基站,通讯方便;广播、电视覆盖全镇各村,可收看九套电视节目。

圩镇建设初具规模,街道宽畅平坦,店房错落有致;建有3个集贸市场,面积2000余平方米;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工程、自来水工程、公共厕所等设施齐全。

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现有初中一所,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职员工40人,小学遍布各村,学生35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巩固率99%。普通百姓子弟皆享有良好的就学条件。

良村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离京九铁路、319国道仅40公里。该镇充分利用土地、林业、水面、矿产等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镇域经济。建有采矿、化工、机砖、加工、果业、烤烟等一批乡镇和民营企业;三个百亩烤烟基地、三个百亩杂优水稻育种基地、二个三百亩果业基地、一个百亩水面立体开发基地、一个百亩蘑菇生产基地,经济效益型、科技型产业比例提升,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镇域经济步入稳定、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2、贵州省习水县良村镇良村镇位于东经 106 ° 24'36″,北纬28°22'30″—28°23',属习水县中部地区,西距县城28公里,东距温水镇14公里。镇域面积186.4平方里,耕地面积27418亩,其中田9563亩,土17855亩。境内平均海拔高度960米,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无霜期274天,年平均降雨量1153.7毫米,属中温地带。全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1个村民组,人有农户8689户,总人34799口人,其中农业人33076口人,拥有劳动力17895个。良村镇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有蕴藏丰富的煤、铅锌矿、硫铁矿、重晶石等矿产资源,现有年产9万吨的煤矿5间,石粉厂4间,是该镇财政税收的支柱企业。农民收入主要以发展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属典型的农业镇乡。交通便捷,赤桐公路、良双公路纵贯全境,6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