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红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描述:闽北红菇,生长于原始天然林,是一种野生稀有珍贵的菇品。泰宁县是我省红菇主产区之一。红菇产于每年7、8月间,群生或散生在混交林或阔叶混交林内的地上,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份组成。菌盖形似碗碟,色泽分明,呈紫红色,直径3.5--6厘米;菌褶白色泛蓝绿色,呈辐射状;菌柄近圆柱形,柄粗短,长3.5--8厘米。泰宁所产的红菇大小均匀、肉质丰厚脆嫩晒干后入水不破,煮熟后清甘鲜美,其味鲜甜,入口细嚼不涩不滑。红菇含有人体必须的十几种氨基酸,十多种微量元素。有生血补血,产妇体虚贫血、舒筋活络、追风消肿、去湿、能预防肝硬化,减少胆固醇及抗癌之功效。

识别红菇:闻之有淡雅香味,菇盖底下泛浅绿色,半开的红菇为上等品。 真品的伞部颜色不均匀,也不太红,否则就是染色的——假的。

吃法:其实很简单,先清水冲洗一遍(不能太久,否则会将营养成份洗去)既可,然后与瘦肉做汤,起锅时锅底可能有沙子,滤去即可。 烧出来的汤,颜色象红酒一样,味道超好。不过注意,熬汤的话,不要太早放下去,免得汤的颜色变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