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攀援藤本,高10余米。茎圆柱形,灰褐色,有明显的木栓质皮孔,幼枝绿色,无毛,在节上稍膨大。单叶对生;坚纸质;卵圆形至长圆状卵圆形,长8~13厘米,宽5.5~8.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全缘,侧脉4~5对;叶柄长1~4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小。蓇葖果厚,肉质。种子有冠毛。花期夏季。

【中药化学成分】茎含4种三萜:大白药醇(griffith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龙吉甙元(longispinogenin)和墨西哥仙人常皂甙元(chichipegenin)[1]。

【资源分布】

分布于云南南部。

生于高寒山谷地及山坡上。

【别名】小白药、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

【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大白药Marsdenia griffithii Hook. F.,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研粉。

【性味归经】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止血接骨。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

【注意】禁与百草霜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白药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小白药、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大白药的全株。

【植物形态】大白药

攀援藤本,高10余米。茎圆柱形,灰褐色,有明显的木栓质皮孔,幼枝绿色,无毛,在节上稍膨大。单叶对生;坚纸质;卵圆形至长圆状卵圆形,长8~13厘米,宽5.5~8.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全缘,侧脉4~5对;叶柄长1~4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小。蓇葖果厚,肉质。种子有冠毛。花期夏季。

生于高寒山谷地及山坡上。

【采集】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性味】麻苦涩,凉,有毒。

【功用主治】止血接骨。治外伤出血,骨折,疮毒。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撒患处或捣烂敷。

【宜忌】禁与百草霜同用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