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清代龚贤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夏日山雨初霁,群峦如洗,浓翠欲滴的景色,用墨以层层积染为长,有润泽淋漓之效。山石上留出受光部分,树木枝干留白少皴,亦具特色。
龚贤,字半千,清金陵画派领袖人物。他在《半千课徒画稿》中说:画家四要为“笔法,墨气,邱壑,气韵”,并强调“笔法要健,墨气要活,邱壑要奇,气韵要雅。”他还在《画诀》中说:“画石外为轮廓内为石纹,石纹之后用皴法。”还说:“石纹者,皴之现者也,皴法者,石纹之浑者也。”因此,龚贤之山水,看去往往浑然一气,沉雅深厚,墨韵无穷。
一般画人求墨韵往往以湿墨涂抹,而龚贤明确指出:“墨言韵,明其非湿也,润墨鲜,湿墨死”,具体指出;“皴法先干后湿,故外润而有骨,若先湿后干,则死墨也。”以其言论参其画法,可知龚贤之“润”,实乃湿度适可,关键在于皴染之时能见笔,如太湿,则墨汁粘滞,笔墨相碍,浑沌一片,是为“死墨”。
龚贤的这幅画,也是润湿得体,笔墨融融,层次分明,足证其所画“先干后湿”、不是“先湿后干”,“外润而有骨”,他用积墨法,一层层点染,一层层地积,其韵无穷,无怪乎时人曰“半千之所以独有千古更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