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铁甲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 介 稻铁甲虫广泛分布于广东各地,除为害水稻外,还可取食小麦、玉米、甘蔗、油菜、芝麻、茭白和多种禾本科杂草。成、幼虫均可为害:幼虫潜入稻叶内取食叶肉,形成隧道,留下白色膜状表皮;成虫在叶面取食,形成白色纵列条纹,严重时稻叶一片枯黄,影响抽穗结实,甚至颗粒无收(图1)。 形 态 特 征 稻铁甲虫属鞘翅目,铁甲虫科。成虫(图2)体长约5毫米,蓝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的前侧角各有1突起,上生4刺;后侧角也各有1刺,两刺之间有凹陷。鞘翅上有呈纵行排列的深刻点,每边翅上有硬刺21根。卵扁椭圆形,乳白色,上盖有黄褐色胶状物。幼虫体长约6毫米,扁长圆形似成虫,胸腹部乳白色,腹部各节两侧生有角状突起的肉刺。蛹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初为乳白色,渐变深黄色,前胸背突起的4根刺很明显。 生 活 史 及 主 要 习 性 稻铁甲虫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在稻田附近杂草、稻桩、石缝、土隙等场所越冬,也有在高粱、玉米、茭白等残株叶鞘内过冬。春暖时,越冬成虫迁移到杂草或麦田取食嫩叶,秧田期迁害秧苗,并交尾产卵。卵散产在秧尖组织内,并随秧苗带到本田。初孵幼虫潜居叶片组织中,啃食叶肉,剩留上下表皮,形成黄白色袋状膜囊。幼虫有迁移为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膜囊中化蛹。羽化的成虫破膜飞出。成虫在夜间或早晨多在叶面取食,白天栖息在叶片背面。成虫有假死性,一遇惊动立即跌落,并能随流水漂流传播。 综合防治措施 (1)结合冬春积肥,铲除田边、沟边、低洼草地杂草,收集作物残株落叶堆沤或烧毁,以消灭越冬成虫。 (2)越冬成虫在早稻秧田集中产卵时,灌水捕捞成虫后杀死。 (3)药剂防治:1. 拔秧后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浸秧,以免带虫入本田。2. 本田期用菊酯类农药4000~6000倍液,或用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对成虫、幼虫防治效果都很好。 发布时间:2002-7-9 信息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