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shi daolu duanmian
城市道路断面
cross-section of urban road
城市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合称。沿着道路中心线
的竖向剖面称为纵断面,反映道路的竖向线形;垂直道
路中心线的剖面称为横断面,反映路型和宽度特征。
纵断面 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坡度、坡长、
转折点的设计。在规划阶段,应确定设计线路上的控制
点标高;设计阶段还须计算土方、护坡、挡土墙工程量
等。城市道路的纵坡设计要满足排除地面水和埋设地下
管道的要求:一般情况下, 沥青路面、 混凝土路面为
0.3%;石料、砂土路面为0.5%。最大纵坡是根据车辆
爬坡能力、行车密度、行车速度、安全性、道路等级、
工程难易程度等确定的:行驶机动车的,一般不大于8%;
行驶非机动车的,不大于3%。对于坡长也有一定的限制。
竖向线形的设计要力求平顺和缓,保证行车安全和一定
的设计车速;技术经济上的要求是路基稳定,结合地形,
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城市道路竖向线形设计是城市用
地竖向设计的组成部分。道路纵坡和高程受道路交叉点、
道路与铁路交叉点、桥梁、隧洞等的高程或净空的制约;
同两侧街区的地面排水、 建筑布置、 出入路口的交叉、
沿路干管的埋设、街区内支管和干管的连接等有密切的
关系。从土方平衡、建筑景观、有利街区排水等方面考
虑,城市道路的路面标高应该等于或略低于两侧街区的
地面标高。
横断面 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行道和人
行道的布置,路面各部分宽度的确定,路面横坡的设计,
交通分隔带、停车带、林荫带、公共交通站台等在路面
上的布置,地下管线的布置,多层式道路对地上层、地
面层、地下层的布置。主要依据设计车速、交通量、交
通流特征以及地形、用地面积、建筑物性质、环境特点
等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路型和宽度。同一条道路在不同
段落可以有不同的横断面。
路型分类 城市道路路型按城市道路系统中车行道
设计方式,大致可分为4类:①不设分隔带的道路,为普
通类型,用于一般道路。②设置对向分隔带的道路,适
用于汽车专用道路。③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的
道路,或设置对向分隔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隔带的
道路,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有利于提高车速和保
障交通安全。④多层式道路。
宽度设计 任务为确定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车
行道宽度根据远期的预估交通量计算,须一次留足。机
动车车行道宽度按车道数计算。 小汽车的车道宽度为3
米;大汽车为3.5米、3.75米、4.0米(设计车速高的用
较宽车道);无路缘者,靠路边的车道要适当放宽;路
边停车带的宽度为2.5~3米。行驶机动车的道路至少要
有2条车道,路面宽度宜用7.5~8米。双向行驶道路的车
道数通常采用偶数,同向多车道中靠路边的车道受干扰
较多,利用率低于中间车道,计算通过量时应按中间车
道通过量依次折减。横断面上各车道通过量之和不得小
于远期的预估交通量。
自行车车道宽度按行车带计算,每条行车带宽度为
1米,车行道总宽度是行车带宽度与带数的乘积加两侧的
侧向余宽(一般每侧为0.5米);单向自行车道不应少于2
条行车带。人行道宽度按步行带计算,每条步行带宽度
为0.75米,车站、客运码头、商业中心地段等放宽为0.9
~1米;单侧人行道不应少于2条步行带。行道树、电杆
等应另外附加宽度。地下管线一般应布置在人行道和非
机动车道下面(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
横断面上的车道布置,按照中国的交通规则采用置
右原则(即同向车辆中低速行驶者靠右的原则)。因此,
小汽车行驶的车道靠中线布置;大汽车行驶的车道在小
汽车车道的右侧;非机动车道在大汽车车道的右侧。
城市道路总宽度是道路各功能部分设计宽度之和。
干线道路的宽度还应考虑防灾的需要,即当道路两侧房
屋因故同时倒塌时,车辆尚可从中顺利通行。
(倪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