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混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征收户调时的一种原则性规定。东汉末,曹操颁布租调令,租按田亩收谷物,调按户收绢 、绵,按户征收实物称为户调。九品混通或称九品相通,是作为户调征收的原则 。 其所谓品就是户等 ,共分为上上、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九品,按家产多少划定 , 每年政府给地方官规定按户征调的定额,地方官根据这个定额 , 由县宰召集乡邑三老 ,计赀、划等、定课,做到富户多纳,贫户少纳或不纳。但州县上交的实物,须达到当地每户平均定额的总和。这种按户计赀定课的户调制到南北朝中期后,逐步改变成为按丁征收,九品混通的办法也随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