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曾有一座皇城,老百姓把它叫着“皇城坝”,“坝”,是平地的意思。
公元前347年,相当于中原的战国时期,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位置在今天“天府广场”以北的五担山一带。较为罕见是,蜀王没有采用当时西周营国制度对正南北中轴线的要求,而因地制宜、依势傍路地采用了一条北偏东约30度的轴线来定位建城。至此,这条偏心的中轴线,以及沿这条轴线在后来的秦大城、唐罗城中发展出的方格路网结构,一直沿袭至明初,总共近一千七百多年不曾改变。
公元前311年,秦灭蜀后,秦惠文王派大夫张仪仿咸阳城,在紧邻蜀王城的南边和西边分筑“大城”和“少城”。“少城”因其中移民多为商贾和手工业者而成为城市商贸活动频繁的经济中心;“大城”则为政治、军事机关和秦移民住地。从此,成都城在其后的两千三百多年中,虽屡有兴废修葺,但其城市位置一直没有更移。今天的“天府广场”,即处在当时秦“大城”中心略偏西之处。 汉代的成都曾在“大城”外出现过几个不同功能的小城 ,但其中心城市仍基本延续了秦“大城”和“少城” 的格局。
公元581-602年,隋文帝之子杨秀在“秦大城”西侧,原“少城” 的基础上重建隋城。
公元876年,唐朝,四川节度使高骈以“秦大城”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秦大城”外扩出一圈新城,为“唐罗城”。原内部城市“秦大城”被改建为“子城” 。
公元908年,王建割据四川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次年,王建改“子城”为皇城,改其中“蜀王府”为宫殿。公元925年,“前蜀”为后唐灭。两年后,成都尹孟知祥在“唐罗城”外再次加建“羊马城”。
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至此,成都已形成一个单中心、多重城池相套的格局,“蜀王府”虽历经战火,多次兴废,都始终维持在城市的正中心位置未变。
公元1371年,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将汉唐、前后蜀遗留下来的“子城”全部拆毁,在旧址上重新修建“蜀王府”。新“蜀王府“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虽为王府,它却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称之为“皇城”。其前面的牌楼、拱桥和一大块空地,则被称为“皇城坝”。“皇城” 和“皇城坝”的位置,便在今天的“天府广场”北端和展览馆一带。
公元1644年,张献忠攻陷成都,曾以“蜀王府”为宫,两年后撤离时纵火焚城,“蜀王府”再次毁于一旦。
公元1655年,清政府将“蜀王府”的旧址改成了“贡院”,成为全四川省考试举人之地,最大规模时可让13,900多人同时进考,成为“巴蜀文胆之所在”。贡院中主体建筑为“明远楼”和“至公堂”,皆沿南北中轴线建造在“蜀王府”宫殿旧址上。东西两边则为鳞次栉比的考棚。
此后的民国时期,“贡院”虽先后被用作军政府和其他民政办事机构。四川大学曾在此办学。其建筑群基本上被妥善保留,而成都老百姓仍习惯称之为“皇城”。
1951年,“皇城”的城门洞以南被拓开了70米宽的人民南路。五十年中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如成都百货大楼)、城市道路以及广场开始修建。
1968年,为准备庆祝新中国建立20周年,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与成都军区共同决定,在市中心广场修建毛泽东主席塑像和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为此,市人民政府迁出驻地,全部拆除贡院(旧皇城)仅剩下的南城门及其后面的明远楼,致公堂古建筑和部分旧房。此时,人们逐渐遗忘皇城的旧概念,称呼为人民南路广场。
1969年,皇城门楼、“明远楼”、“致公堂”等最后的古建筑被拆除。
1970年,“皇城”的护城河“金河”、“御河”被填平用以修筑地下防空工事。而在老皇城原址上修筑的,则是“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今天的四川科技馆)和巨型毛主席塑像。
1979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更名为四川省展览馆。 1999年,拆除广场中间的绿化小游园,人民南路广场更名为天府广场。
2000年,政府决定永久性地拆除天府广场周边建筑上的所有商业广告,并邀请美国贝氏建筑设计事务所制作天府广场规划方案。在贝氏的规划方案中,依然保留了毛泽东塑像在广场中的位置。
成都皇城在经历2353年的历史变迁中,演绎为今天的四川科技馆,并赋于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当我们面对这一宏伟建筑再翻开昔日皇城老照片时,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眷顾与回忆,也许还应该是憧憬和展望。这是成都人永远的记忆!
1911年11月27日四川政府宣布独立日。1911年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之日远处楼上有“明远楼”三个字成都皇城城门国立四川大学大门1928年,四川成都老皇城遗址成都老皇城遗址成都老皇城遗址成都老皇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