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五性】佛教法相唯识宗从修道角度对人的五种分类。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证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证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三、定性菩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证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

四、不定种性,谓遇缘熏习,修何行不定。若近声闻而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而习缘觉法,若近菩萨而习菩萨法,各随所习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

五、无种性,无种者,无善种也。谓人拨无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脱,是名无种性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