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离合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六离合释】

在梵文文法中,将复合词划分为六种关系,称为六离合释。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谓一名之中。有能所等互相混滥。故须明此六种之释。复以依主等皆有离合之意。故云六离合释。

离合意者。如依主释中。以眼与识分说为离。眼识通说为合。持业中。藏与识。有财中。金刚与人。相违中。眼与耳。带数中。五与蕴。邻近中。念与慧。其意皆与此同。

一依主释,谓所依为主。如言眼识。眼是所依为胜。识是能依为劣。将劣依胜。故名眼之识。如臣依主。能所相彰。是为依主释。(眼之识。若云眼即识。即属持业释也。)

二持业释,持谓任持。业谓业用。如说第八藏识。识是本体。藏是业用。摄用归体。体能持用。藏即是识。故名藏识。体持业用。是为持业释。

三有财释,谓从他所有。以得其名。如言金刚。金刚本是护法之神。因执金刚实杵。得金刚名。又如梵语俱舍。华言藏。藏有含藏之义。以其含藏文义。犹如世之库藏。能积聚财物。故名藏。将他名以显己。是为有财释。

四相违释,谓如说眼及耳等。体性各别。皆自为主。犹如水火。不相随顺。两别双举。故名相违释。

五带数释,谓法上度量。以数显义也。如说五蕴。因数有五。带起本数。即名五蕴。乃至二谛等法。无不皆然。体带数量。故名带数释。(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六邻近释,谓从邻近为名。如说四念住。本是以慧观察身受心法。今云念者。慧即拣择照了。念即明记不忘。以念与慧。其义邻近。故隐慧之名而言四念。所谓隐己从他也。又如意与识之类。皆然。故名邻近释。(四念住。即四念处。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