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阴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况湘阴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南洞庭湖滨,湘资两水尾闾,东经 112 °30 ′-113 °02 ′,北纬 28 °30 ′-29 °03 ′,现隶属湖南省岳阳市。湘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把全县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为丘陵岗地,西部为滨湖平原。全县辖 19 个乡镇,总面积 1581.5 平方公里,人口 69 万人,其中县城面积 16 平方公里,人口 14 万人,是全国粮食百强县、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县、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县、湖南省名特优水产养殖示范县、湖南省水产品总量第一县、湖南省乡镇企业先进县。

湘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湘阴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南朝刘宋元徽二年正式置县至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千百年来,县境内不仅留下了“规模甲通省”的宋代湘阴文庙、岳州窑遗址、南泉古刹、“双塔凌云”的文星塔和乌龙塔、清朝“中兴名臣”左宗棠故居等一大批文物古迹,更有任弼时纪念碑、陈毅安烈士纪念馆、辛亥革命元老郑照熙故居、陈嘉佑将军墓、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等近代中国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造就了宋代名儒周式、历相五朝的明代户部尚书夏元吉、清朝“中兴名臣”左宗棠、首任中国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工业先导范旭东、著名教育家范源濂、著名作家康濯、抗洪英雄高建成等一大批先哲时贤,孕育了极具湖湘文化底蕴的“团结拼搏,奋发图强”的湘阴精神。湘阴不仅史脉悠长、人文荟萃,而且山水相映,风景秀丽。郁郁葱葱的东部丘陵区被誉为“天然氧吧”,绿树成荫的西部水乡被称为“负离子仓”,横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珍禽云集,极具湖乡特色的“湘阴八景”久负盛名,青山岛、鹅形山度假休闲村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出处。

湘阴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湖南省境内的湘、资、两水流经湘阴,县境内河沟纵横,湖泊塘堰星罗棋布,全县总水域面积 98.6 万亩,其中可养殖水面 13.3 万亩,可捕捞水面 41 万亩。自然水域水产品种类达 112 种,其中常见的名贵品种有鲤、青、草、鲫、鳊、鳜鱼和龟、鳖、蟹等 30 余种。水生植物有湘莲、芦苇等 10 余种。湘阴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有山林 24 万亩,总覆被率为 12% 。林木蓄积量为 33 万立方米。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主要有杉、马尾松、旱柳、意大利杨、樟树、泡桐、枫杨等;主要经济林树种有茶、油桐、柑桔、棕榈、梨、桃、李等;主要四旁绿化树种有细叶女贞、大叶女贞、法国梧桐、圆柏、侧柏、火力楠、桂等;珍贵树种有古银杏等。湘阴矿产资源较多,县境内东南部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釉子石、高岭土、独居石、钛铁、金红石、长石、瓷石、砂石等 20 余种,不少矿种有品位高、易开采、便运输等特点。其中釉子石地表以上储藏量达 1000 万立方米以上,高岭土 10 亿吨以上。湘阴盛产粮食、荞头、茶叶、麻类、油料和生猪、鲜鱼、禽、蛋等农产品。年产粮食 40 万吨以上、茶叶 5000 吨,出栏肉猪 100 万头以上,出笼家禽 450 万羽,水产品总量达到 10 万吨。借助良好的资源优势,形成了荞头、茶叶、柠檬酸、食用油、蔬菜、粮食、畜禽、水产品加工八项优势产业,培育了振湘实业、兰岭茶厂、三塘酱厂、义丰祥实业、长康实业、福湘木业等 30 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 243 家规模型加工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 4 家,市级龙头企业 3 家,涌现了“湘三”、“兰岭”、“长康”、“义丰祥”、“福湘”、“金顶”等著名商标, 110 多种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被省委书记杨正午誉为“湘阴模式”。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升了湘阴工业化水平,全县现有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纺织、造纸、森工等 230 多个工业产品,其中纸张、柠檬酸、荞头、茶叶、纺织品等 10 多个产品出口到国外,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精细化工、造纸、轻纺、建材五大工业支柱产业。

湘阴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湘阴濒洞庭,依京广,位于长沙、岳阳、益阳“金三角”中心,水上道路交通十分发达。往南有高等级公路直通省会长沙,行车时间仅 40 分钟。湘、资两水全

年通航里程 164 公里,枯水期可通 3000 吨级船舶,正在建设中的漕溪港千吨级码头,是全省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县级港口。近年来,随着长湘公路、湘汨公路、湘阴湘江大桥、临资口大桥等重点工程的相继竣工和开工建设,以及县域内县乡公路全面硬化升级改造,湘阴已基本形成了水陆便捷的大交通格局。

昔日的湘阴曾以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尽显风流,今日的湘阴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蓄势待发,朝着建设和谐的湖南经济强县目标迈进。近年来,湘阴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省会长沙的食品工业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和户外休闲基地”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兴县战略,加速推进“三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成为了洞庭湖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自然地理湘阴东邻汨罗市、西接益阳市,南界望城县,北抵沅江市、屈原行政区。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1.3公里,面积1581.5平方公里,约占岳阳市总面积的10.5%、全省总面积的0.75%。

地块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二隆地带。地貌呈低山、岗地、平原三种形态,具有三大特征:其一,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位居幕阜山余脉走向洞庭湖凹陷处的过渡带上,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形成一个微向洞庭湖盆中心的倾斜面。最高处青山庵,海拔552.4米,最低处濠河口河底,低于黄海水平面4.3米。其二,以滨湖平原为主体,呈块状分布。地处湘江大断裂带,构成低山、岗地;西盘下切,形成滨湖平原。除去江河湖泊及其它水面,滨湖、江河、溪谷3种平原共702.1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4%,岗地占13.59%,低山占1.51%。其三,河湖交汇,水域广阔。山岗地区水系发育不良,北部平原、湖洲地区河湖交汇。

湘阴县位居幕阜山余脉走向洞庭湖凹陷处的过渡带上,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形成一个微向洞庭湖盆中心的倾斜面。最高处青山庵,海拔552.4米,最低处濠河口河底,低于黄海水平面4.3米。

幕阜山脉

位于中国湖北省、湖南省与江西省边境。东北- 西南走向。为褶皱断块山。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幕阜山,海拔1596米,位于湖南省平江县东北;次高峰九宫山,海拔1543米,为江西省、湖北省边界线山。山南隔修水与九岭相望,平行排列。

湘阴县主要河流有湘江、资江和白水江,主要外湖有横岭湖、团林湖、淳湖和荷叶湖等,主要内湖有鹤龙湖、洋沙湖、范家坝、白洋湖和南湖垸哑河等。水域面积98.5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1.56%。

湘 江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公里,全长856公里,历年平均径流量722亿立方米。

白水江

白水江发源于贵州省赫章县恒底花泥山箐,流经彝良牛街、盐津柿子乡,经两河口注入关河,在盐津县境内流程30公里,常年流量769立方米/秒,最枯流量12.5立方米/秒。

湘阴位于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高,夏季长达4个月,同时降水集中在春夏暖热季节,高温期同多雨期一致。年平均气温为17℃,日极端高气温为40.1℃,极端低气温为-14.7℃。全年无霜期为223-304天。年日照1399.9-2058.9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97千卡-119.3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1392.62毫米,雨季(3-7月)降雨平均量可占年平均总量的54.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37%。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米/秒。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资源构成可概括为“一山四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地貌类型以冲积平原和岗地为主。成土母质以河流冲积物、湖积物、第四纪红土为主。全县平原面积702.11平方公里,低山21.4平方公里,岗地200.9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57.06平方公里。全县地势较平坦,土地适种性广。土壤以水稻土、红壤、潮土为主。西部堤垸平原和湖洲分布着水稻土和潮土;东部低山岗地分布着红壤和水稻土。平原土壤耕层深厚,质地疏松,肥力较高,适宜水稻、油菜、绿肥等作物生长。岗地红壤,质地较粘重,酸性强,缺乏养分,适种茶树。低山红黄壤,质地较松,有机质丰富,有利于林木生长。湖洲潮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夏季淹水,冬季干涸,适种芦苇、意大利杨。

气候资源

湘阴位于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高,夏季长达4个月,同时降水集中在春夏暖热季节,高温期同多雨期一致。年平均气温为17℃,日极端高气温为40.1℃,极端低气温为-14.7℃。全年无霜期为223-304天。年日照1399.9-2058.9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97千卡-119.3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1392.62毫米,雨季(3-7月)降雨平均量可占年平均总量的54.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37%。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米/秒。境内适宜于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特别是对喜热的水稻、棉花等作物有利。冬季气候亦适宜种植油菜、荞头、蚕豆、小麦、绿肥和蔬菜等越冬作物。上述温和的气候,亦有利于各种水陆动物的生长繁殖。

水资源

境内河渠纵横交错,湖沼塘堰星罗棋布。湘资两水在县内流经长度达250余公里,内江流经长度70余公里,计有外湖81个,内湖78个,塘堰3372个,水坝2249座,水域面积98.6万多亩,可利用率在55%以上,为养殖、捕捞、灌溉、航运、工业用水提供了十分充裕的水源。

生物资源

县域适应性广的土地资源和光、热、水资源,为生物的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农业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有以水稻、红薯为主的11种粮食作物,有以茶叶、棉花、荞头为主的15种经济作物,有以芦苇、湘莲为主的10多余种水生经济作物,有以松、杉、樟、柳为主的228个树种,有以青、草、鲢、鳙、鲤和湘云鲫(鲤)为主的114个鱼类品种,有以猪、牛、山羊、鸡、鸭、鹅为主的9个畜禽种类。全县山林24万多亩,林业用地占陆地面积的16%,森林覆盖率为12.5%,用林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岗地。其中杉木基地分布在界头铺、玉华、长康等乡镇的低山地带及六塘、石塘乡部分岗地。防护林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从外地引进的意大利杨和美国松分别植于北部湖洲上和东部山岗区,引进的树种生长茂盛,大有发展前途。境内多珍奇生物,珍稀树种有银杏、枫香、杜仲等30余种,珍禽异兽有麂、獐、獾、锦鸡、鸳鸯等。珍贵鱼类有中华鲟、白鲟、银鱼、胭脂鱼、非洲鲫等,还有特种水产甲鱼、乌龟、泥蛙、龙虾、河蟹、贝类以及世界珍稀的白鳍豚。

矿产资源

湘阴非金属矿比较丰富。主要有重砂矿、细芝麻石、陶土、砂卵石等。孙家坪、袁家铺、文家铺等8个细谷砂矿,C1和C2级重砂矿储量丰富。包括独居石、金红石、钛铁、柘榴石、锆英石等多种矿石。细芝麻石分布在界头铺、玉华、长康等乡镇的花岗岩山地,藏量甚多,可长年开采。陶土(白泥)遍布于樟树、石塘、六塘、界头铺、袁家铺、静河、白泥湖等乡镇,砂卵石分布甚广。此类工业、建筑原料大有开采前途。

旅游资源

湘阴旅游资源丰富。历有黄帝张乐,虞舜南巡。昔神农尝百草,铸鼎于斯,现神顶山(今汨罗县)因名;楚屈原行吟泽畔,乘白骥过江,今白马寺为鉴。三国关云长战长沙,于今之关公潭、安静之处,扎营练兵;南宋杨么兴兵,驻今之畎口、葡萄山一带,义旗漫卷。毛泽东为写就《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曾跋山涉水,走访湘阴农民;彭德怀因被迫离家,来湘阴之西林围做苦力,后投身革命多次领兵迂回于湘阴……。且县境内历代名贤辈出,如明永乐户部尚书夏原吉,清封疆大臣左宗棠,清洋务先驱郭嵩焘,北伐军军长陈嘉佑,早期同盟会会员陈嘉会、郑照熙,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指挥员陈毅安等,不胜枚举。湘阴建治至今已有1500余年,古老县境,历朝名胜古迹忒多,如三塘黄陵舜之二妃墓距今4200余年,浩河黄花岭之舜帝庙距今1000多年,县境唐时之四大名窑之一的岳州窑距今亦有1000多年;县城名胜影响至深的是:三峰耸翠,双塔凌云,五魁捧印,二步垂青,渔村夕照,长桥卧虹,杜公垂钓,运浦归帆等八景。如文庙(大城殿)曾称通省之冠;石牌楼——“太和元气”、石坊——“肃然起敬”和状元桥距今已700多年。解放后,其所修建的革命烈士塔屹立于县城中心,成为人们凭吊先烈的爱国基地;东湖公园,修建成为了四季如春,多姿多彩的风景区,是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好场所。如果你是一个浪漫的人,可去考察青山石器时代遗址、青山古战场(杨么头和畎口等)、二妃墓、岳州窑、柳庄等,去追寻古人的足迹,然后慢步于滨江大道和湘阴湘江大桥,领略“渔村夕照,运浦归帆”的风情;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垂钓休闲的人,则到东湖公园或鹤龙湖渔场,去体验“杜公垂钓”的那种闲情逸致;如果您是一位喜欢欣赏古迹或风景光观者,那就去观赏文庙、烈士塔、状元桥、南泉寺、文星塔和乌龙塔等名胜古迹,游玩东湖公园和鹅形山风景区,饱尝“三峰耸翠,双塔凌云,五魁捧印,二步垂青”的名胜风景。

历史沿革南湘阴历史源远流长。据近年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至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周代,成王分封诸侯,湘阴地属楚国。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地。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西汉高祖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国,东汉建武七年复长沙郡。或国或郡,罗国均其属地。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徇定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罗县属刘。刘备、孙权以湘水为界分治荆州后,罗县归孙,仍隶长沙郡。至晋代隶属未变。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

湘阴历史源远流长。据近年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至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周代,成王分封诸侯,湘阴地属楚国。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地。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西汉高祖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国,东汉建武七年复长沙郡。或国或郡,罗国均其属地。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徇定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罗县属刘。刘备、孙权以湘水为界分治荆州后,罗县归孙,仍隶长沙郡。至晋代隶属未变。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属长沙内史,县治设琴棋望(今县芦苇场鲇鱼洲中部)。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县治迁黄花城(今濠河口镇黄花岭)。隋开皇九年(589年)省湘阴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古城(今汨罗市长乐镇)。

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县治又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的罗县县治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唐武德八年(625年),并罗县入湘阴。此时县域广阔,地墨守成规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因地域太广,难于治理,遂析湘阴县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同属岳州。同年湘阴县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县治再迁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湘阴改属潭州(今长沙市)。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治迁湘江之畔的瓦碎潭,即现在的县城(文星镇)。元成宗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属潭州路,文宗时又改属天临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属长沙府。清朝仍属长沙府。

民国初年直湘阴属湖南省,民国26年(1937年)底,湖南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9年(1940年)设行政督察区,湘阴均属第一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阴属长沙专署,1952年属湘潭专署,1964年属岳阳专署。1966年,因县域宽、人口多,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汨罗县(后改市),1986年,与汨罗同属地改市后的岳阳市。

风土人情湘阴人重节日,爱热闹。传统节日以农历为主,至今仍沿俗进行的有春节、元宵、清明、立夏、端阳、中元、中秋、重阳、小年、除夕等节日。

春节 : 早为隆重,从头年的农历十二月开始就备年货、解(杀)年猪、腌肉、熏鱼,作各种准备。腊月二十四称过“小年”,这天为大扫除的日子。二十七炒豆粒、二十八杀鸡鸭,准备工作方称就绪。除夕称过“大年”,家家贴春联,人人换新装,讲究炉火通红,灯光明亮。农村的猪栏、牛舍都要点灯,名日“亮栏”,以示来年红火、光明。这夜,邻里小孩结伴沿门喊“恭喜”,叫“送恭喜”,各户以粮果饼糕相待。近年增加了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内容。大年初一零点正,各家各户大放烟花鞭炮。爆竹声沸沸扬扬,经久不息,夜空中五光十色,异彩缤纷,把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元宵 : 湘阴人闹元宵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气氛异常热烈。其最大特色是舞龙、“耍故事”。解放前,城关地区按居住区域分红、黑两帮。过了正月初五,红、黑两帮各自派出“报子”领数十人拥直径约1米之大鼓,以大锣相伴,挨户大擂大唤派捐。正月十一、十三,两派分别玩龙耍虾子,元宵夜竞赛进入高潮。1949年后,玩龙风俗被革除。1980年后,玩龙以其热闹、具有庆贺性再度在城乡盛行。所谓“耍故事”,是人们按照古代历史小说、戏剧、神话中的故事内容,挑选一些青少年与幼儿,打脸挂须、戴盔披甲、穿红着绿、点额描眉、乔装成故事中的人物,配以场景,组成“草船借箭”、“打鼓骂曹”、“幽闺拜月”、“太白醉酒”、“八仙过海”、“七姐下凡”等故事。安置在木质台子上,用四至八人抬着走的叫“台故事”;安置在彩船(船形台子)上的叫“船故事”;骑在马上的叫“马故事”;故事人物踩着六七尺高的木棒走的叫“高脚故事”。耍这样的故事不仅要追求数量,以多取胜,而且要讲究质量,以巧服人。“耍故事”是元宵的内容之一,其时配以龙、旗、鼓乐、火流星等,浩浩荡荡,成百上千人在通衢大道上游玩。元宵之夜,不论城乡,均以糯米粉作元宵它,彻夜灯火辉煌,有“三十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之谚。

端阳 : 湘阴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古罗子国属地。“端阳况渡,吊屈原之溺水”,每年端午这天,湘阴沿江集镇,特别是县城,沿例举行龙舟赛。历史上县城出现过各种龙舟赛阵容,清末民初“红船”与“黑船”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习惯是五月初一龙船下水,检验班子,称作“齐桡”,初三、初五是预赛和决赛日,称作“正船”。农历五月初五,数条龙船竞渡,观众如云。“五朋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江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去儿歌不知流传多少代。解放后,龙舟赛不再分成帮派,由地方政府或民间组织赛事,争标夺胜的气氛更为热烈。

此外,湘阴人在“立夏”这天有吃糯米它子和鸡蛋的风俗,有“立夏吃个坨,双脚跳过河;立夏吃个蛋,磨砻鼓(鹅孵石)都踩得烂”之谚。

经济概况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073384万元,增长15.3%,比上年快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4487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93395万元,增长26.1%;第三产业增加值295502万元,增长9.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4563元,增长16.8%。2008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6.5:46:27.5,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4.0、7.0、4.3个百分点,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农 业

湘阴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境内生产资源丰富,自古就是渔粮阜地。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境内盛产“稻、果、瓜、螺、蛤”。全县耕地面积40.3千公顷,山地16.1千公顷,湖洲39.8千公顷,水面65.7千公顷。湘阴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销售百强县”、“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国发展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国农机示范县”和“全国平湖绿化先进县”。1991年,湘阴县成为洞庭湖区第一个双季稻田产成建制过吨粮县,2001年被评为全省超级杂交稻推广先进县。水利建设进入全省十强并连续三年夺得“芙蓉杯”。

党的十四大以后,全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大胆创新科技,转换机制,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推进了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龙头企业”的作法,被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誉为“湘阴模式”而广励人心。截止2001年底,全县共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市龙头企业10家,并通过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重点培育壮大了优质稻、荞头、茶叶、芝麻、花生、薯类、蔬菜和生猪、水禽、水产品等10大支柱产业和系列加工产品。200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7649万元(1990年不变价),比1978年增长13.1倍。其中种植业产值41260万元,林业产值586万元,畜牧业产值42028万元,渔业产值41391万元,分别占32.2%、0.45%、32.89%、32.4%,产值分别是1978年的5.5倍、4.1倍、33.4倍、和167倍。种植业产值中,经济作物产值占67%,比1978年上升43.7%;全年农产品提供的商品额86759万元,农业商品率由1978年的33.7%提高到67.9%,农民人平纯收入2318元,比1978年增加2253元。

湘阴的农业资源虽然丰富,开发利用也有了一些发展,但是,全县农业资源与出并不平衡,大量资源仍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统计,全县丘岗利用率仅2%,可开发湖洲利用率只有44%,林业收入仅占农业的0.45%;已开发资源中,农产品大路货居多,特色产品甚少。中国已加入WTO,农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十五”期间,湘阴正以本地优势和特色产业为依托,继续实施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战略,培植品牌支柱产业,发展区域规模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到“十五”期末,实现农业总产值27.3亿元(不变价),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380元以上。

工 业

建国50年来,湘阴工业经历了由手工操作、机械作业到自动化控制等阶段。建国初期,全县工业主要集中于集镇,以手工为主,总产值56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机械设备仅一台煤气发电机组和一台脚踏圆盘印刷机。1953年国家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进改造,建立和发展了全民与集体所有制企业,组建了一批国营工厂和部办工厂,为湘阴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拉动下,全县以食品、造纸、轻工、化学工业为主体的县属工业成为骨干企业,1982年国营工业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在全省县级工业综合排名中居前十位。年上交利税1380万元,有“湘阴财政三分天下有其一”之称。进入九十年代,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湘阴县委、县政府按照“抓大放小、放开搞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通过招商、租赁、股分制改造、破产、整体出让等办法,重组生产要素,盘活了企业存量资产。

从1995年起,先后对14家工业企业实施破产终结债务4.5亿元,到2000年底,80%的工业企业得以盘活。全县现有机械、冶炼、造纸、化工、建材、陶瓷、轻工、食品、饲料等多种行业。有碳铵、变压器、机制纸、铲运机、粗铅、棉布、柠檬酸、酒类、水泥、砖瓦、装饰板、陶瓷以及各种食品等200多个产品。有国内同行业百强、省内十强的三九、金威、双星饲料厂。产品中有兰岭茶叶、三塘荞头、罗城牌碳铵、湘阴牌低耗节能变压器等30多个产品荣获国家、省、市等级奖和优质产品奖。2001年,全县4155个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9.8亿元。

行政区划

岭北镇:2004年底由3乡1镇合并而成。位于湘阴县西南部,南与望城接壤,西同益阳毗邻。距岳阳140千米,距长沙50千米。面积111.26平方千米全镇居民户18533户,人口75900人。辖48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岭北镇政府设在原铁角嘴镇,集镇常住人口19000人。

***以下为2003年以前的资料,2004年底区划调整后的资料待收集***

文星镇:即湘阴县城,以文星塔而得名。位于湘江东支东岸,距长沙72千米,距岳阳市区96千米。北与白泥湖、石塘、湘临乡毗连,东、南面与长康、袁家铺两乡镇接壤,西抵湘江东支与鹤龙湖镇隔江相望。南北最长处约7.3千米,东西最宽处约4.9千米,面积30平方千米。文星镇作为县城,始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由知县李植自赤竹城迁此,地名瓦碎潭。今镇域明初隶归政乡,设二坊;清初隶19都;咸丰年间为附城局城区乡;民国25年建为中心镇。1949年称城关区;1951年8月建为区级镇,直隶县,辖3个居民委员会和城郊的附城乡;1958年9月建“八一人民公社,后称城关公社,辖6个生产大队、37个生产队;1961年恢复镇建制,辖城区的9个居民委员会和郊区6个生产大队;1981年11月于郊区建公社级农业办事处,专辖郊区6个生产大队;1992年撤销农业办事处,并入城关镇;1995年撤区并乡时改名文星镇。现辖城区的城北、城西、城南、城东、先锋、西湖、江东、城郊、北郊、漕溪、乌龙、三峰、江洲、桥东14个居民委员会和郊区的东湖、望滨、长岭、黄金、高岭新村、栗塘、白沙7个村。人口36800户、92133人。

临资口镇:位于湘资两水交汇处,北与洞庭围镇、杨林寨乡交界,南隔资水与凤南乡相邻,东滨湘江与南阳镇、古塘乡相望。建国前属白马乡,建国初隶河西办事处、临资乡,1953年临资口集镇定为区属镇,1956年镇域为民新乡,1958年隶洞庭围人民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镇域称民新公社,临资口镇为县属镇。1984年改社为乡。1996年将临资口镇和民新乡合并,成立临资口镇。面积24.61平方千米。2000年全镇共有3558户,14502人。辖毛家湖垸和林兴垸两个巴垸,石牌、吉祥、莲花塘、云集、三合岭、复兴、杨公、双塘8个行政村,107个村民小组。镇政府机关驻云集寺,即原民新乡政府所在地。

洞庭围镇:位于县域西北,距县城22千米。镇域建国前属白马、临泚二乡;建国初为河西办事处;1950年为11区,1955年为白临区,1956年境内建有全省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洞庭围合作社,以垸围滨临南洞庭湖,故名;1958年建洞庭围人民公社,1961年体制缩小,1984年恢复为洞庭围乡,1995年改为洞庭围镇。面积24.9平方千米。2000年全镇总人口3033户、13020人,其中农业人口11838人。辖红菱、栗塘、买马、庄家、伏家、酬塘、洞庭、乔山8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即和平闸居委会。镇政府驻和平闸。

白马寺镇:东距县城20.8千米。1700多年前此地名金鸡港,1600年前名白马潭。因境内白马寺得名。建国前属沅江县新成乡及湘阴县白马乡,1949年即为河西办事处所辖乡级镇,1956年为白临乡属镇,公社化时属洞庭围人民公社,1961年以后复为区属镇,今镇域为姑嫂树公社,文革中改红卫公社,1984年改为乡,随后建为乡级镇;1995年姑嫂树乡、白马寺镇合并为白马寺镇。面积27.5平方千米,人口15200人。辖9个行政村,1个街道委员会,112个村民小组。

铁角嘴镇:位于湘阴县南部,距县城约20.3千米。因有一石矶伸入湘江,其质如铁,因以得名。建国前属文洲乡,建国后建铁窑乡,1956年并入沙田乡,1958年属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铁窑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随后建为铁角嘴镇;1995年,沙田乡并入。面积36.1平方千米,总人口29132人。辖16个村、2个居委会,202个村民小组。镇区铁角嘴。

濠河口镇:位于县域中部,东距县城8千米。建国前属仁和乡。建国后初隶河西办事处,1950年建为濠河区,1958年隶湘江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濠河公社,1984年改为浩河乡,随后建立濠河口镇,1995年10月与鹤龙乡合并成濠河口镇。面积36.4平方千米。2000年,全镇6078户,22740人。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15个村民小组。

樟树镇:位于湘阴县城西南15千米处。建国前属忠义乡,建国初隶9区,1956年为樟树乡,1958年隶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樟树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1984年改设镇。面积54.55平方千米,总人口26800人。辖22个村、1个居委会。镇区樟树港。

袁家铺镇:位于湘阴县境中部。镇域建国前分属文家、道南二乡;建国后建为龙凤、袁杉、周济等乡,1955年并为丘南乡,1958年隶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城南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设立袁家铺镇。面积38.6平方千米,总人口20331人。辖14个村、1个居委会、189个村民小组。

东塘镇:位于湘阴县东北部,距县城8千米。镇域民国时属显庆乡。建国初属城关区,1950年为番关、石涧、小桥、曾家等乡,隶8区;1956年为东塘、黄甲2乡,1958年分属前进、先锋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东塘、黄甲公社,1968年撤销黄甲公社,除来龙、星星2大队外,其余并入东塘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5年置东塘镇。面积44平方千米,总人口28164人。辖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东塘坪。

新泉寺镇:位于湘阴县境西南,距县城18千米。镇域建国前属临泚乡,建国初属荆塘乡,1956年为新泉乡,1958年隶跃进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新泉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随后建为新泉寺镇。面积23.1平方千米,总人口14632人。辖1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南阳镇:位于湘阴县境中部。镇域清以前为洞庭湖水域,清嘉庆年间建成南阳围,范围包括今南阳、南山、南洲3村。清末属临资局,民国分属临资、仁和2乡,隶9区。建国初隶河西办事处,后建为包市、清明、仁西、南阳等乡,1956年并为南义乡,1958年与古塘、濠河口、湘临等乡共建为湘江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南阳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6年7月改为南阳镇。面积26.2平方千米,总人口14402人。辖11个行政村,1个渔场和1个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包公庙。

南湖洲镇:位于湘阴县西境,资水尾闾。旧时有约5平方千米的洲滩,地处南湖之滨,故名南湖洲,镇名由此而来。建国前属沅江县民乐、东兴、胭脂等乡。1949年以后为沅江县第4区,1954年划属湘阴县,隶18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南湖、赛头乡,1958年为卫星人民公社;1960年划为南湖、赛头两公社,1961年恢复区建制,辖南湖、胭脂、赛头、和平4公社;1984年,以南湖洲墟场建为南湖洲镇。1995年,南湖洲镇、胭脂乡、赛头乡、和平乡合并为南湖洲镇。面积99.1平方千米,总人口58660人。辖4个管理区,36个村,3个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南湖洲。(赛头管区: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15323人,辖1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赛头口集镇建国前属宪成垸新成乡,建国初为赛头、新塘、大淋乡,1956年为赛头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复为赛头公社;1982年社改乡,1995年为赛头管区。)(和平管区:建国前属沅江县新成、东兴乡;建国初为附东及东兴乡。1954年划属湘阴。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为和平公社,1982年社改乡,驻地杨沙洲集镇;1995年为和平管区。)(胭脂管区:建国前属沅江县附东、胭脂两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体制缩小为胭脂人民公社,1967年更名为东方红公社,1980年恢复为胭脂公社,1982年社改乡,驻地胭脂集镇;1995年为胭脂管区。)

界头铺镇:位于湘阴、汨罗、望城三县和长沙、岳阳两地市的交界处,距县城17千米,距省城24千米。镇域建国前属文家、忠义二乡,建国后由金凤、金龙等5乡并为金龙乡,以境内有金山寺与十龙山,各取一字名乡。1958年属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金龙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1995年撤区并乡改称界头铺镇。面积44.6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辖14个村,1个居委会,179个村民小组。

石塘乡:位于湘阴县城东北,距县城3千米。面积45平方千米,总人口21050人。辖18个村,227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石头塘。

六塘乡:位于湘阴县城东。建国前属显庆、云静乡,建国后建为城北区云静、大义等乡,1956年隶石塘乡,1958年隶前进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六塘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32.5平方千米,总人口1.48万。辖11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六塘铺。

三塘乡:地处湘阴县境北部。以辖区有三塘桥而得名。乡政府驻拦河坝。乡域建国前属武穆乡。建国初隶12区,1958年划入屈原农场,为乌塘、三塘两个大队。1961年复从农场划出,建为三塘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面积37.8平方千米,总人口21135人。辖14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

白泥湖乡:位于县城之北,南距湘阴县城10千米。因境内有湖,湖岸盛产白色瓷土,故得名白泥湖。乡域原为荒湖水域。1965年组织灭螺围垦,名白泥湖公社,后改名北湖公社,地名普查时恢复为白泥湖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面积34.58平方千米,总人口14148人。辖14个行政村,3个村级渔场,136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许家台。

长康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乡域建国前属南道乡。1949年隶城关区,1950年属2区,1956年为长康乡,1958年隶红旗公社,1961年为长康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50.8平方千米,总人口23203人。辖长康、金浦、石板、思岩、联合、中段、仁山、浸米、和平、南阳、大中、石思、金龙、白马、花石、中山、金华17个行政村和长康里居委会。乡人民政府驻长康里。

玉华乡:位于湘阴县东南部,距县城16千米。以境内有玉石桥、华光庙地名而名玉华乡。乡域建国前属道南乡。建国后设有玉华等5个小乡。1956年为玉华大乡,1958年由玉华、长康、城南3乡组建红旗人民公社,后改城南公社;1961年缩小为玉华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47平方千米,总人口18585人。辖14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玉华集镇。

静河乡:位于县域中部偏南。乡域解放前属忠义乡、仁和乡和文家乡,解放后曾设置有安静、青湖、龙潭、文泾、青麦、滨湖、湾河等小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樟树和湘江公社,1961年缩小为安静、湾河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5年10月安静、湾河2乡合并为静河乡。面积60平方千米,总人口27305人。辖19个村、246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机关驻牛路口集镇。

湘临乡:位于县境北部。乡域建国前属和丰乡。建国初建为永和、永义、永乐等乡。1956年隶濠河乡,1958年隶湘江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湘临公社,1984年社改乡至今。面积28.28平方千米,总人口1.37万人。乡人民政府驻湘临集镇。

古塘乡:位于县境中部,东西阔5千米,南北纵3.9千米。乡域建国前分属临泚、和丰乡;建国初分属永和、永义乡。1958年隶湘江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古塘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19.5平方千米,总人口2672户、12018人。辖6个村、103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王家坝集镇。

凤南乡:位于县域西部。建国前分属白马、临泚2乡。建国初属16区,1956年隶新泉乡,1958年隶跃进公社,后改新泉公社,1961年缩小为凤南公社,以境内有凤凰嘴、南岸嘴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1984年社改乡。面积31.12平方千米,总人口4074户,16542人。辖11个村。乡人民政府驻地原名葫芦嘴。

关公潭乡:位于县境西南。滨临湘水有一潭,相传关羽曾在此饮马洗浴,故名关公潭。乡域建国前属白马乡,建国初划属16区,1956年建新泉乡,1958年属跃进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关公潭乡,文革中改名东风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面积共26.58平方千米,总人口15441人。辖9村、一站。乡政府原驻关公潭附近东河坝,1994年迁红旗桥。

西林乡:位于县境西南角。乡域建国前属益阳县兆丰乡和永乐乡。1950年划属湘阴县,1956年建为西林乡,1958年隶跃进公社,后改新泉公社,1961年建西林公社,1984年改为乡。面积32平方千米,总人口1.71万人。辖10个村、126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驻西林港。

青潭乡:位于县境最北端洞庭湖中。取辖区青山和芦林潭两地名各一字为青潭。乡域建国前属武穆乡,后并入三潭乡,1958年划归杨林寨农场水产分场,1962年析出自成青潭公社,1984年改为乡。面积6平方千米,总人口458户、1530人。辖3村1场。乡政府机关驻青山。

杨林寨乡:位于县境北部。原是洞庭湖淤洲,存有黄土、太合、东合等几个废垸。1952年整修南洞庭湖时将这一大片土地围挽成垸,建为杨林寨农场,隶属省农垦局。1969年移交给湘阴县。同年接收新化县柘溪水库1.5万移民,改为公社建制,1984年改为乡。面积30平方千米,其中水面8.61平方千米。总人口5823户、21000人。辖黄太港、沅潭、周家台、宗师潭、沙河碇、白洋湖、牧羊港、王家河、蒋家渡、莲子口、合湖、太合围、杨林寨、东合港14个行政村、1个渔场、161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机关设沅潭。

柳潭乡:位于县境西北。以辖区有杨柳潭而得名。建国前属沅江县民乐乡,建国初为同心乡,后建为鼎新高级社,1958年隶洞庭围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柳潭公社,1982年改社为乡。面积26.1平方千米,总人口13500人。辖8个行政村、119个村民小组,1个新队,2个渔场南叉湖、酬塘湖渔场。乡政府驻地易婆塘集镇。

茶湖潭乡:位于湘阴县西南境岭北垸西隅。建国前分属文洲、临泚乡,建国后隶文忠区,1958年属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茶湖潭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19.2平方千米,3811户,13222人。辖荆干、新河、新民、仁义、潭湖、五星、芦花、羊谷、杨柳、农科10村和茶湖潭集镇与茶湖潭乡渔场,共有126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乡人民政府驻茶湖潭集镇。

东港乡:位于县境中部偏南,距县城14.2千米。建国前属文州乡,建国初隶文忠区,1956年并入北岭乡,1958年属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东港乡,1984年改社为乡。面积26.6平方千米,总人口16350人。辖12个行政村、161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东港集镇。

躲风亭乡: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19千米。乡域建国前隶文洲乡,建国初名金寿乡,1956年并入岭北乡,1958年隶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躲风亭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面积29.3平方千米(含县属鼻湖渔场),总人口16718人。辖青岭、金沙、大岭、青泥、文州、仁寿、高湖、双华、夹州、德兴等10个农业村,1个水产村,1个乡渔场。乡政府驻地躲风亭。

车马乡:位于县境西南角。以滨临车马江而得名。建国前属益阳县永乐乡,1950年划归湘阴,建为庆沙、同牌2乡,1958年隶跃进人民公社,1961年缩小为车马公社,1984年社改乡。面积31.2平方千米,总人口16000人。辖9个村、140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三坝子,后改名车马冈。

鹤龙湖渔场:位于县域中部,东滨湘江东支与县城隔河相望。1956年2月建立国营湘阴水产养殖场,隶属省水产局。1959年4月合并原湘阴县二农场、湘阴县畜牧水产局办的乌龙咀猪场,扩建为省属国营鹤龙湖农场,为全省29个出口基地农场之一。1963年1月下放湘潭地区管辖,更名为国营湘阴县鹤龙湖农场;1982年改为渔场,更名为国营湘阴县鹤龙湖渔场。2000年10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湘发[2000]04号《关于国有大中型农场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拟整体改制转体为鹤龙湖镇。面积16.86平方千米,总人口4612人。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个特种水产养殖开发基地。场部驻鹤龙闸。

投资环境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湘阴紧临省会长沙,居长沙、岳阳、益阳三市五县中心,自古为湖湘要地。境内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水路承湘资沅澧四水,接烟波浩淼洞庭,航通万里长江。目前正在建设的漕溪港千吨级深水码头,是全省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县级港口。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长湘公路40分钟可达省会长沙;距京广铁路复线15公里,省道S308线横贯东西,向东接线京珠高速,即将动工新建的京珠高速复线,穿城而过,有2个出口。向西横跨湘资连接益阳;向北环洞庭湖直达岳阳。县内湘汨、湘营、湘杨、湘樟、临赛、新乔六大县级主干道连通各乡镇。通畅顺捷的水陆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物产资源丰富。县域面积158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9.8万亩,水面98.6万亩,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目前已形成了优质稻、优质藠头、有机茶叶、名特优水产、无公害蔬菜、优质生猪、优质水禽七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年产粮食50万吨,起水鲜鱼12万吨,出栏生猪100万头,水禽300万羽,藠头、有机茶享誉国内外,名特优水产、优质畜禽等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优质稻米畅销东南亚,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国生猪百强县。是省会长沙绿色农产品配送基地和湘菜产业原料供应基地。

产业集聚能力强。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已达100多家,初步形成了现代制造、板材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造纸化工五大主导产业,拥有3件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7个国家免检产品,17件湖南省著名商标,12个湖南名牌产品。

人力资源充足。湘阴总人口71万,辖19个乡镇。具有大批成熟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湘阴职业教育初具规模,现有职业学校50所,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万多名,其中湘阴第一职业中专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并常年为企业定向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经济发展环境宽松。我县近年来先后引进日本、新加坡、泰国、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以及广东、浙江等地客商投资兴业,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内联引资先进县,落户的企业都有较大发展,取得丰厚的回报。目前,湘阴县委、县政府更加注重为投资者营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安全、安定的治安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