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安城遗址,在安吉县安城镇。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县令孔志道将县治从天目乡(今孝丰镇)迁到玉磬山东南,后迁到今安城镇地。当时无城廓。元帅费愚、总管张俊德于丙申年(1356)奉命来戍,始筑土城;次年重砌以石,延伸长度6里,高2丈余。门有四:东名迎春,南曰朝阳,西称宝成,北号拱辰。明洪武五六年间(1372—1373),知县张士良创建四城谯楼。嘉靖三十二年(1553)知州林壁重修,并建樵楼更铺。后明清各代,多次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除迎春门因修筑公路被拆除,其余三门均存,为卷顶。朝阳门因年久失修及卷顶矮窄,交通不便,县府已于1987年拨款重修,卷顶也已加高。其城墙在历史上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而且发挥了防洪作用。安城紧靠西苕溪,历史上常发生洪灾。城门外侧砌有石质闸槽,槽高1.66米,宽9厘米。洪水汹涌而至时,上闸板挡住洪水。现闸槽、护城河尚在。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