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恢复现象体现了记忆存储内容的变化
记忆恢复: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它与保持量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遗忘曲线完全相反。
这种现象在儿童期比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将逐渐消失
两种假说:
1、抑制解除说认为:
识记后即时测验的保持量,其再认或回忆效果会受到识记时累积的抑制作用的损害,若干时间后测验,则累极的抑制作用解除,保持量上升。
2、整体联系说认为:识记之初,被识记材料之间尚未建立充分的联系,未能形成一个整体,故再认或回忆效果差;随时间的推移,材料间的联系日益丰富,整体性加强,便于再认或回忆,保持量随之上升
研究表明,识记材料难度的大小,材料内容意义联系的多少,对记忆恢复都有影响。儿童较成人更易出现记忆恢复。记忆恢复过程与遗忘过程并不互相矛盾,而是迭加在一起的。保持量取决于二者的综合作用。若是测验与识记间的间隔时间太长,记忆恢复现象会消失,被试会表现出明显的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