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母”最早现身于《仪礼》,不仅如此,《仪礼》同时还对成为“慈母”现身的条件做了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之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由此可知,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可以成为“慈母”,也不是哪个儿子随便都可以拥有“慈母”。
想要成为“慈母”,以下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具有小妾身份;必须没有或者不会有生育(至少是没有生育男孩);更为关键的是,丈夫必须还有另外的妾,且这个妾恰好一命呜呼并正好遗留下一男孩.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时候,还需要丈夫下达明确的指令:“宝贝,你把这个死了母亲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养起来吧!”知道了这些,我们在读到《仪礼.丧服》中“慈母如母”时,才不会感到过于突兀。
那么请问:孟郊的“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里的慈母怎么解释?难道不是他的生母?